• 周三. 5 月 8th,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老子《道德经》什麽是德好人的标准是什么_我们需要做一个好人吗

xuexiai

6 月 27, 2023

看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德经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道和德不可分离,却又有不同的含义。得的含义是什么呢?老子眼中标准的好人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又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有得之人的?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善人也有恶人。从古至今,有弃明投案的人,也有弃恶从善的人。我们从小就被父母师长教导做一个好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愈发迷惑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好人。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甚至疑惑自己是否应该做一个好人。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对好人的标准充满了分歧,于是很多人在无意之间就活成了一个坏人。欢迎来到天天读书会,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道德经理得的含义。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好人? 1973 年,考古学家在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帛书版的道德经。与通行版道德经不同,这本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而且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自此有人就提出道德经应该叫做得道经。这也从侧面说明德经在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家思想,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为什么老子还要写下一篇得今呢?得的含义是好人的意思吗?在你眼中,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人?在古代,人们一般认为做到圣仁义至勇,就能够被称为是好人、有德之人。然而在庄子的续写篇中,故事里的主人公却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观点。
在春秋时期,有个叫做倒志的飞贼,他是威震一方的江洋大盗,这个人平常干着强盗生意,却以圣人自称,甚至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圣人。为什么呢?他说能找到一个房间的宝贝就叫做胜能,身先士卒的去偷抢叫做勇能,主动被同伙断后叫做义能,制定一个偷盗计划叫做智,最后能够合理分赃就叫做人道之的观点听起来确实有些讽刺,但也能从侧面说明好人并没有什么固定标准。每个人眼中的好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会迷惑,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好人呢?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茶馆的话剧,故事发生在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在老北京的玉泰茶馆里来了一对衣衫不整的母女,小女孩头上插着一根草标,也就是要卖身的意思。茶馆算是一些老贵族休闲的地方,所以看到这种身份的人进来,众茶客也感觉稀奇。后来,老东家秦二爷直接让跑堂的将他们赶出去。而政治善良的常四爷听到后,则对秦二爷冷嘲热讽。他讥讽有些人这么有钱,也不见得他能接济穷人。随后,他又向伙计要了两碗烂肉面,送给了这对母女。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常四爷无疑是有德之人,是个好人,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会让你的判断改变。秦二爷说,一碗烂肉面救不了国,救不救穷人,也不在这一碗烂肉面。想要救国,就要开工厂,按实业。到了这里,身份就出现了变化。在我们眼中看来,与常四爷相比,邢二爷是个大德之人,是个大好人。但接下来又出现了变化,若干年后,秦二也办了一辈子工厂,最后家产散得一干二净,先是被日本人抢,后又被自己人抢来抢去,工厂落到了别人手里。于是到了老年,办了一辈子工厂的秦二爷得出一个道理,他说有钱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也许你能看出,在这时,邢二也心底真正的疑惑就是,自己立志成为一个好人,是否错了?我们不妨从道德经理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老子看来,道是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而德就是依照世界的运行规则去做事。这一点我们怎么看出来的?我们来一起看一看道德经第 38 章的论述。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有德之人我们先看一下道德经第 38 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人为之而无以为,上以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让避而扔之,故失道而厚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一章可以说是整本道德经最难理解的一章,我们逐句来解释一下。首先是尚德,伯德是以有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尚德者不彰显德明,这才是有德。一个人做了有德行的事情,是发自本心的,他不是为了获得名利,这才是真正有德的人。真的想要读懂这句话,就要弄清楚老子口中的德是什么?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是,长而不哉,是为玄德。
什么意思?孕育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个就叫做玄德。就好比是说,我们养育后代,却不将其据为己有,不干涉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做他自己,这个就是尚德。这样说来,老子还是不赞成养儿防老这种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来养育后代的。按照老子的观点,就像天地一样,生育了万物,本来就是要让生命按照他该有的样子活出他自己。如果只考虑养儿防老,这不是亲情,而是更像是一种交易。在这里,顺其自然就是上德,养而防老就是下德。
接着老子又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下德者张扬得名,以失不失德,这其实是无德。如果一个人通过嘴巴到处想让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德的人,那他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无德的人。为了理解这个不失德,我们不妨以老子的角度来看看儒家所讲的德。儒家口口声声让人们做有德之人。封建社会的儒家制定了严格的伦理道德标准,也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其纲。五常己、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宣扬这些德的标准,并号召人们去遵守,这其实已经变成了口头上的德。在老子看来,儒家的德大概率会成为帝王统治的手段,帝王会以各种道德标准作为准则来要求自己的民众,比如说忠诚,帝王想让臣子忠诚,甚至还制定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霸王条款。臣子们不觉得可怕,相反感觉正义凛然,统治者大行其道,推崇那些三纲五常的时候,他们自己真的会遵守吗?而老子眼中真正有德的帝王,应该是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万物之长而不诸宰他们这个才是玄德。
一个人从出生时,那些人心里的东西都是与生俱来的,人渴望自由,渴望平等。但如果一个人非要营造自己那个好人标签池,其实他就已经变成了无德之人,或者说伪君子。这个世界有它的运行规则,人们出生时有自己的天性,但是为了儒家的道德标准,为了得到长辈的认可,只能被迫地学会伪装成一个世俗的好人,这难道真的是有德吗?当人们戴上了面具,学会了伪善,其实更容易滋生罪恶。我们举个例子,在一片草原上有羊有狼,我们到底应该帮助狼还是帮助羊?帮助羊,狼就要饿死帮主狼,羊就要被吃。面对这种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不插守材实德。同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当一个社会刻意强调某种特定的道德标准,就容易破坏整个的生态,还会因此催生厄。比如爱国。就像马克吐温说的,政府只是一个仆人,一个临时的人民的仆人,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决定谁是爱国者,谁不是爱国者,不能成为他的特权。
人性的本能就是先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再成全他人。但千百年来流传的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让梨,却非要人放弃自己需求,学孔融让梨,这样就是有德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讨论什么是尚德?我们接着读道德经第 38 章。上得无为而无以为,下得为之而有以为上。人为之而无以为上以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让毕而扔之。一文的大意是,尚德者顺应自然,不强行作为,因此也就不会固守着某一所谓的道德去作为。而下得者却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去作为。出于仁爱之心的人是不是德明不摆道貌的出于道义责任感的作为,则是为了显摆得名,出于礼仪规范的作为。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人们就会想打破自然强行为之上德与下德的区别就在于无为而无以为和未知而有以为。上德之人遵守自然规律,不凭借主观意愿做事,而下德之人却始终不能放下某一个所谓的道德规范,最终反而破坏了自然之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前方有一条大河,一个大和尚,一个小和尚,一个妇女,三个人碰巧一起过河。大和尚见妇女过不去,就将妇女背了过去。走了几里地之后,小和尚忍不住问,师傅,你怎么能碰女人呢?大和尚说,你还记着呢,我早就把他忘记了。这个就是上德和下德的区别。上德之人平利万物的自然之道去做事,不再意外界的看法,也不受那些所谓的道义标准的影响。而下德之人却固守着某一个所谓的道德规范。有些人讲仁爱,讲义气,如果没有人回应,他就要大肆宣扬,这样反而容易把自己变成无德之人。我们再接着往下读,老子说古诗,道而厚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服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手。这个比较好理解,但却是理解老子口中德的关键。因为社会失去了道,这也是人们才开始强调德,也就是说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则,这才需要道德标准去约束。如果道德标准也变成了口号,就出现了人,没有人就出现了e,没有意,就出现了离。老子说,夫理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守。也就是说,理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乱世出现的开端。比如说周礼,因为人一道德丢失了,这才需要礼。这个礼的标准是一些日常行为,每个人都很容易做到,所以这个礼太容易伪装了,太容易被人利用。
我们继续读道德经第 38 章老子说,前史者,道之华而于之时,什么意思?前面的一些人屹立,试图用华丽的手段伪装成有德之人,其实只是有道的外表,但却是愚昧的开始。之前看过我们解读道德经的影片的朋友都知道,道家思想中没有善恶之分的观点,没有善恶的标准,那这个世界不就乱了吗?其实老子强调的是,道,我们不用管扬是善事恶,也不用管狼事善事恶。生态系统有它的运行规则,我们不去破坏,就是上德,满口仁义道德,就是有德之人,我们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如果他止住众人一礼,但却违反了自然之道,这样的仁义还有什么用?只不过是他利用他人的工具罢了,他还是一个无德之人。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第 18 章有提及,大道费有人意,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祠。国家混乱有忠臣。社会大兴仁义的时候,说明大道已经消失了。人人看起来都很聪明的时候,真诚就消失了,伪善就出现了。社会之所以强调孝道与慈善,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六亲不认了,国家混乱的时候,忠臣就出现了。
在老子看来,一个社会大肆标榜道德标准的时候,是因为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已经不遵守,自然知道了,但人们并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些新行为的标准来弥补到的缺少,于是规则越来越繁琐,直到整个社会崩溃的那天。这个思想是否正确,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欢迎留言讨论。回到老舍茶馆的故事,常四也有尚德吗?秦二也有尚德吗?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答案。在道家思想看来,古代统治者宣扬儒家道德标准,把每个人变成了道德的奴隶,这反而让那些提倡道德的人利用起来,为自己统治他人服务。当然,老子不是让我们彻底放弃道德标准,而是说只有在大道之内的道德才是上德,而那些口头上的仁义道德反而成了霍乱的根源,这不是真正的仁义道德,也不是我们所向往的仁义道德,那么得和道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听完了上面的解析,你现在理解的得又是什么样的?德和道的关系?简单来讲,道德经中的德不同于人们现在所说的德,主要指人的德行和德性,是一种高尚情操。而道德经中的德是道在万物在世间的体现,是人类暗道的客观规律形式。总的来说,得的含义归纳为三点。
首先,得就是得道在古汉语中,得等于德。老子所讲的德有得到获得的意思。得到了什么东西,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弟子庄子这里找到答案。庄子解释得非常清楚,他说万物得之于道者,称作得万物德。道到的那一部分就被称为德。从这里来说,德就是万物遵从了自己的本性或禀赋,傲本身不可见,就是他的本性或禀赋的具体表现。到时得之体得是道之用。
道与德有两层关系,一是主从关系。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德虽然是广大的,但他完全遵从于道。道是德的来源,德是道的承载。二是合作关系,到生之德触之到产生了万物之后,由得来蓄养万物,二者相互配合。其次,得失到与万物的终结,得有两个作用,一是要保证到使万物运行规律的属性。二是使道能作用于万物。道具有超越性,它不随万物而变化,也不随万物而消亡。道与万物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介才能作用于万物,这个中介就是德随后得失。万物的自然属性,树有树,杏花有花,杏一样东西生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会变成别的东西。老虎生下来是老虎,他身上就会具有老虎的本性。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动物世界中,有一头狮子从小与其他动物生活在一起。有一天他突然听到别的狮子的叫声,就意识到自己与身边的这些动物不是同类,于是他循着狮子的叫声回归到了狮子的群体。
这就是万物的属性。黑格尔说,自然的就是必然的,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的属性,这个属性形成后,它就是必然的。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更替,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必然现象。到了夏天,天气就必然炎热,到了冬天,气候就必然寒冷。燕子春秋那篇砸下第六中说桔生在淮南就是桔,生在淮北就是枳,虽然树叶相似,其实味道完全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是水土不相同,万物顺其自然的禀赋而生长,才不会失去特定的样态。万物的千姿百态,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是得的杰作。所以道家主张顺物自然,让万物按照自己的德,按照自己的秉性去发展变化。人与万物相处的原则就是无为,老子讲的无为就是不要违反自然规律,按照事物的规律和属性去行使。万物在自然状态下,按照自己的道具生长,这就是万物的德。人类遵从自己的本性,遵从自然之道行使,这就是人类的尚德。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