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投资大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巴菲特。有一个人对巴菲特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他就是查理芒格。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背后幕僚,和黄金搭档,在过去的 50 多年时间里,他们联手创造了历史上投资的奇迹。伯克希尔投资公司巴菲特这样评价查理芒格,它拓展了我的事业,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重新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穷得多。
大家好,这里是知乎者也动画书评今天要分享的书是从查理薄店,这本书收录了查理芒格过去 20 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通过这部影片,你将获得查理认为最有用的商业智慧,如何赢得精彩人生,以及那场公认的查理最精彩的演讲,一场关于人性深刻洞察的演讲。查理芒格终身学习的态度,终身学习应该学什么?怎么样去学,当然还有他那个最著名最厉害的多元思维模型,这些都是查理毫无保留的人生思考和商业智慧。
最终我们会发现,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那个答案一直在那里,是如此的清晰。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琼查理宝典这本书。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爱因斯坦曾说过,有一样东西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甚至超过原子弹,它就是负例效应。对投资领域来说,复利是由本金和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一起计算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股神巴菲特曾打过一个比方,如果当年西班牙女王没有支持哥伦布航海,而将3万美元以 4% 的年利率进行复利投资,那么到 1999 年,西班牙王室将坐拥8万亿美元资产,相当于当时美国的全年GDP。复利在积累资本上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坚持重复的做某件事情,使这件事情的结果放大再放大,不断循环。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高回报率意味着高风险率,被骗亏空,债台高垒,压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真正的智者,追求财富稳步增长,平衡好回报率和时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价值投资理论等等,说的就是这样。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血,何足够长的坡。除了财富领域,知识、健康等同样具有复利效应。哲学里有一句话,量便引起质变。从复利思维来看,人生的很多目标想实现真的不是很难。为什么很多人实现不了目标?因为他们没有坚持,没有熬过那个临界点。复利效应中有一个临界点,一旦事情迈过这个临界点,就会飞速向前发展。从巴菲特的财富积累可以看出来,从 0 增长到 100 万美元很难,也许需要几十年时间,但过了 100 万美元这个临界点,从 100 万美元增长到 200 万美元、 500 万美元就变得容易很多。
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周看书,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周每天锻炼身体,但大部分人会因为短时间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其实不是看书或锻炼身体没什么用,是还没有到达那个临界点。所以,即使我们都有了复利思维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临界点,这样才能利用负例效应彻底改变我们的一生。
当然,如果一旦人生进入负循环,负例效应的破坏效果一样可怕,每一次雪崩都是每一朵雪花累积施加的重量。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你的健康指数在数十年后比同龄人会优秀太多。那么,如果一个人每天都熬夜半小时,也许数年之后,这个人就是疾病缠身,痛苦的与各种疾病作斗争。即使你每天只错那么一点点,一年或者十年之后,你的人生轨迹也许再也无法改变,你会彻底堕落。所以每天努力一点点,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确保你每天睡觉时都比你前一天进步了一点点,剩下的交给时间,你的人生会进入正循环。毁掉一个人的 4 味毒药 1986 年,查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演讲,查理用逆向思维解释了一名毕业生如何慢慢过上痛苦的生活,他的演讲中全部都是在说反话,他列出了毁掉一个人的四味毒药。我们先从这场演讲开始来,一起品味查理的价值体系和智慧。查理说。
第一味毒药反复无常,不虔诚的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抵消掉你的所有优点所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么巨大。养成这个习惯,你将会永远扮演预言故事里的那只兔子。即使跑得再快,还是跑不过一只平庸的乌龟。如果不服用这一剂毒药,即使你最初的条件并不好,你也难以过上痛苦的日子。
我有个大学的室友,他以前患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现在也是,但他算得上我认识的人中最可靠的。他一直虔诚地做着自己的事。他的生活到目前为止很美满,拥有出色的太太和子女,掌管着某个数十亿美元的企业。痛苦生活的第二位毒药是只从你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不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的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这味毒药肯定能保证你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只要看看身边发生的事情,你就能明白,拒不借鉴别人的教训所造成的后果。人类常见的灾难全都毫无创意,比如酒后驾车导致的身亡、无药可治的性病,加入邪教后变成行尸走肉。不广泛吸取知识的另一种做法是不去钻研那些前辈的最好成果。这味毒药的功效在于让你得不到充分的教育。如果我再讲一个简短的历史故事,或许你可以看得更清楚。从前有个人,他勤奋地掌握了前人最优秀的成果。尽管开始研究分析几何的时候,他的基础并不好,学得非常吃力。最终,他本人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众人的瞩目。他是这样评价他自己的成果的,如果说我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骨灰如今埋在西敏斯特大教堂里,墓志名为这里安葬着永垂不朽的艾萨克牛顿爵士。
痛苦生活的第三位毒药士。当你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痛苦不堪的日子的最后一位毒药士忽略逆向思维,因为许多难题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
比如当年几乎所有人都在试图修正麦克斯韦的电磁定律,以便它能够符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然而爱因斯坦却转了个 180 度大弯,修正了牛顿的定律,让其符合麦克思维的定律。结果,他发现了相对论。达尔文能发现进化论主要是因为他特别强调逆向思考。他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与之相反,大多数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后就越来越拒绝新的政委性的信息,目的是让他们最初的结论能够保持完整。他们固步自封,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永远不会去了解新的事物。
反思错误。查理芒格在他的一生中持续不断的收集研究关于企业、个体、人类的著名失败案例,深入思考这些失败的原因,并提取出其中的精华,罗列成检查清单。在面临重大的人生事业上的决策时,他自己的人生、他所参与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犯下什么重大的错误。这份清单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查理不但着手研究和反思为观的个体,它还研究人类灾难性的错误。他和巴菲特早在 1990 年代末期,由于看到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和会计审计制度的漏洞,就预测到了 2008 年的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掌握多元思维模型成位高手查理芒格说,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药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解决问题都只用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所以他最喜欢的一句谚语就是,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一颗钉子。对芒格来说,它的投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大多数人不同。比如投资大多数人的投资者只是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芒格则会对他打算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做出全面分析。他所使用到的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经济学等。
在芒格看来,每个问题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你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手上的问题的方法。这种独特原创的思维方法,使得芒格成为了巴菲特看重的商业模式识别大师,可以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有着一语道破天机的本领。芒格提倡不断学习中多学科的知识,以此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应该记住一系列的原理,比如我们以前提到过的负例原理,以及后面即将给大家介绍的人类回馈机制心理学等等。芒格表示,如果你能掌握这样 100 来众思维模型,它们集合在一起,你得到的不仅仅是几种知识力量的集合,而是会像核爆炸一样,它将为你提供一个背景和框架,使你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这也是我们这个频道在做的,我们解读的书籍的选题并不单一,有经济学方面的,有历史方面的,有个人成长方面的,我们想做的是通过书籍这样一种个行业精英智慧的载体,向大家分享各个领域知识的魅力。
查理芒格说,有了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再通过实践经验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就可以加深对现实的认知。巴菲特的导师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有着渊博且跨学科的知识,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居然有三个不同的科系邀请他去攻读各自的博士学位。但这三个系的知识跨域非常大,他们是文学系、希腊和拉丁古典系以及数学系。格雷厄姆对赚钱这件事并不那么用心,但他去世时却家财万贯。这就正如芒格所说的,想拥有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他。查理芒格呼吁不要去理会学科间的界限,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单个学科的原理在运行的。如果你的老师没有教给你正确的跨学科方法,除了他自己学科模式之外,其他学科的重要模型都弃之不用,那你可以自己改正这种愚蠢的做法。你需要像其他学科学习,这样能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人与人之间智商确实存在差距,但智商和认知完全不是一回事。虽有所相关,但并不等同。当你养成了正确的思维习惯,完全能比那些聪明的人更加厉害,掌握足够多的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就可以像获得查理芒格所描述的普世智慧,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拥有普世智慧的人,不仅可以收获美好的人生,同时也能获得世俗社会的成功,这是芒格要传递给我们的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芒格说,心理学是应该和其他学科结合的基础学科。不管你是学经济、历史、营销、法律等等一切的学科,心理学都应该成为你走在跨学科路上,组建自己多元思维模型中必备的一门学科。关系是麻烦出来的查理芒格说,聪明人为什么会犯错?因为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且不去经常检讨,更不愿意做出改变。我们来说下一个有趣的人类心理特征关系是麻烦出来的。本节名富兰克林原本只是背成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时他想和一个重要人物攀上关系,但这个重要人物丰衣足食,似乎啥都不缺,他会怎么做?富兰克林就经常设法让这个大人物帮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忙,比如说借本书之类的。自从大人物帮了这些小忙以后,富兰克林就得到了这位大人物的欣赏和信任。
所以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想要交到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这样你不仅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而且也同时获得了一个回报他的机会,你们之间就有可能成为互惠关系。芒格把这种人类心理的行为解释为人,会避免大脑与行为之间产生不一致,一旦有不一致的地方,人们就会倾向于改变。
一个不相信、不欣赏富兰克林的人是不会把书借给他的人都有帮助他人,从而让自己内心获得满足感的需求。比如提醒别人他的东西掉了,或者在公交车上让个座,或者帮行动不方便的人按下电梯等等。富兰克林深谙这种人性特征,得寸进尺,通过别人给予他们的信任和好感,操纵对方的内心,得到与对方持的关系进展。所以关系是麻烦出来的。人脉的本质就是互惠,但要注意,第一,不要谈钱。
第二,不要请别人帮太大的忙,请别人在他擅长的领域或者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忙。第一点很好理解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金钱是必然会存在其中,且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一旦处理不好,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葬送掉一段感情。第二点,如果你请别人帮你的忙比较麻烦,不仅会遭到别人的拒绝,也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很失礼,但也有人会通过让你帮大忙的形式,从而达到操纵你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回馈机制,人际关系的回馈机制。在说回馈机制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做这个实验的人是社会心理学界大名鼎鼎的西奥迪尼,畅销全球的图书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吩咐他的实验员在各自所在的大学校园里闲逛,遇到陌生人就请他们帮忙,帮忙的内容是让这个陌生人带领一群少年饭去动物园参观,如果这个对象是你,想必十有八就你也会拒绝,这样的事情又有谁会跃跃欲试呢?然后西奥迪尼改变了实验的程序,进行了第二个实验。他让实验员遇到陌生人的时候,请求他们连续两年每周花大量的时间去照顾少年范。这种荒唐的请求当然是遭到了 100% 的拒绝,但实验员接着又问,那你愿意至少花一下午带那些少年饭去参观动物园吗?和没有改变实验程序前的要求是一样的,但这次愿意帮忙的人居然达到了 50% 的比例。
实验员们做出的第二个实验中,他们做出了让步,于是对方也做出了让步。由于这些实验的对象在潜意识中做出了这种回馈式的让步,所以有更多的人非理性的答应带领少年饭去参观动物园。这是回馈机制里面以德报德的一种情况,即只要对方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我们也倾向会做出让步。
在生活中,买卖双方砍价也是一种回馈机制在起作用,卖方出一个价,卖家把预算提高一些,双方不断地做出让步,价格最终会被友好的维持在某个让双方都满意的平衡点。所以查理芒格表示,在面对销售员慷慨地把你请到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并端给你一杯咖啡时,你非常有可能因为这个细小的礼节性行位当一回冤大头,在接下来的购买场景中,你将会处于劣势,所以应该对销售员的示好保持警惕。在政府和大公司的采购腐败现象发生时,都是这种回馈机制在起作用。销售员给了采购员某些小恩小惠,让购买机构为此付出了大得多的成本。我们追求被公平对待,所以以眼还厌。以牙还牙成了人类的本能,一种难以克服的本能。虽然在生活中,很多智者告诫我们不要实施以牙还牙的暴富,但这样暴富的本能并非全无。是处在 19 世纪末期,一个美国人拥有一家船务公司,运行一切顺利,所以他决定乘坐自己的私人游艇去欧洲度假。等回来的时候,他发现负责公司运作的两名合伙人已经把他的股份全部买断,并且瓜分了。这个美国人说,先生们,你们合伙欺骗了我,我不会去告你们,法律程序太慢,我要让你们身败名裂。接下来,他卖掉了自己的私人游艇,换成了一艘客船,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这家新公司与他失去的公司之间针锋相对,新公司迅速成长壮大,这个美国人最终重新控制了他原来所拥有的公司,并将两个合伙人扫的地出门。这个美国人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富豪,他就是范德比尔特。他的身家远超比尔盖茨,也是电脑游戏铁路大亨的人物原型。历史上并不缺乏这样因为报复这种回馈心理而成功的激励故事,无数的电影也将报复而成功。这个题材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使用着,终身学习。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巴菲特说,阅读是很重要的,这么多年来,是阅读让我致富。现在都市生活的节奏是几十年前无法比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陷入了只有时间工作,没有时间学习的困局。举个例子,你给猴子一纸香蕉和 20 块钱,猴子会选择香蕉,因为他并不知道 20 块钱可以换回更多的香蕉。我们嘲笑猴子的愚蠢,但当我们自己面临把自己的时间用来换取金钱还是换取知识的选择的时候,我们又会如何做选择呢?是的,我们为了眼前的问题,受到来自生活的压力和认知的局限,我们会和猴子做出一模一样的选择。这或许是一种不得意,但你应该意识到,如果我们一直这么选择,那我们的会碰到面临生活或事业瓶颈的一天。
2010 年初,与查理相濡以沫 50 年的太太南溪不幸病逝。几个月之后,一次意外事故又导致查理仅存的诱衍丧失了 90% 的视力,致使他几乎一度双目失明。对于一位是读书为生命的人而言,这是难以接受的。查理未能读书,他尝试过几种阅读机器,甚至一度考虑过学习盲文。后来,奇迹般的他的右眼又恢复了 70% 的视力,他又可以开始他喜欢的每天读书的生活。
在查理芒格看来,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可以拥有人类最出色的投资业绩,是因为公司的执掌者巴菲特是一台学习机器。芒格说,如果你拿着计时器观察巴菲特,你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看书。我不断的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
既然是终身学习,那我们应该学识吗?芒格同意一句古话,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那么他在生活中就像一个无知的海童。这句话嘲笑了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芒格还说过,除了历史,你们必须掌握重要学科的重要概念,让他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如果我们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学科的方法,那我们中的很多最聪明的人都只会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之中。除此之外,就像我们刚刚提及的人类非理性的行为倾向相关的心理学,贝芒格认为能和所有其他学科深度结合并产生和爆炸效应的学科。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循序渐进的聊三个话题,一、查理芒格看待问题的方法论。为什么他说我要能反驳自己的立场,并且要比我的对手反驳的还要好?二、查理芒格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也就是双轨分析法。三、查理芒格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划定自己的能力圈,并耐心等待。一技好球,我们先从第一段说起看问题,你能不能比对立方更能说服你自己?平时我们去看一件事是好还是坏,应该从何处着手?这些都取决于我们各自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比如你觉得孩子的成长是应该选择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觉得每个孩子出生有各自的剧本,我们并不应该过多的进行干涉。比如个人资产的配置是应该以固定资产为主还是股票债券为主?工作了 8 年,是应该继续留在公司发展,还是出去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再比如小公司应该以营销为导向还是以产品为导向?等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都没有绝对的答案。人事经历的产物,每个人都受限于自我的认知,都在以往的经验和观点看待这些问题。芒格说,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的反驳我的立场。我认为只有在达到这个境界时才有资格发表意见。你持有一个观点,就必须能够说出这个观点不成立的条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观点。这个观点的对错丝毫不取决于别人是否认同你,唯一的标准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你持有一个立场,必须能够完整的阐述相反立场的论点和论据,你才算真正站在这个立场里。这是芒格对自我观点持有的要求,是一种并不容易做到的实事求是。即使你的理性让你看清了一些东西,但基于人类对自我拥有和付出过的事物的偏见,也会把你拉回到非理性的状态,从而产生误判。不过,如果你能保持对之时这样较真严谨的态度,并且能回避非理性对自身的影响,那么最后不管你站在哪个立场,其实都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你可以比别人看得更深和更远,从而能更加清晰地分析出在每个观点或立场中各自所面临的利和弊。
分析问题,双轨分析法说到分析问题,其实我们刚刚在说到查理芒格是如何看待问题的时候已经开了一个头了,它采用的是一种双轨龟分析法。第一条轨是在理性和客观事实中,我们对问题的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另外一条轨是受到人类非理性力量主观的影响,问题会去往的不同方向。通过这样的双轨分析法,芒格不仅在行为经济学这个学术体系成型前,更早地提出了这门学科的主要观点。在实践中,他预测了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可以这样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是一场人类非理性力量的群体大狂欢。
在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如果你能运用理性和非理性的双轨思维来分析问题,往往能事半功倍。比如,你是个老板,想奖励员工突出的业绩,在单轨思维模式下,也就是纯理性的来说,你会直接发给他们奖金。因为很明显,人来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员工拿了现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效率是最高的。但如果结合感性因素,其实礼品比奖金更能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在朋友出来聚餐时,单轨思维下,我们会选择 AI 智,但轮流做东比 AI 智能更有利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增进。去岳母家过节吃饭,比起理性的塞给岳母 2000 块钱,不如给岳母买个 2000 块的礼品等等,这些都是简单的双轨分析法的基础应用。在投资过程中,芒格会用这样的双轨分析法,先从理性去看待收购对象的产品、市场、商标、分销渠道、业务数据和财务报表等。理性的硬指标,他也考察很多主观上的标准,比如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值得信赖,自己是否理解这个行业以及企业的客户关系等软实力方面,这样可以 360 度的全方位的考核一个企业。
那是不是在这样缜密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后,芒格就会出手了吗?这个里面还有没有差着点石吗?如果只有这些的话,伯克希尔公司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好的业绩。划定你的能力圈,伯克希尔是当今全球股价最高的公司,它的股价有多高?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今天的交易价格是 27 万美元一股。伯克希尔在最新的世界 500 强企业中名列第八位,他的掌权人就是巴菲特和芒格。前面说了芒格是如何看待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他在出手或者说在投资前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准则,就是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动。纵使芒格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从不去碰自己不熟悉的高科技股。在这里并不是说高科技股不好,而是芒格觉得自己不懂,所以他自己从来不去触碰。
芒格说,我和巴菲特都不觉得我们在高科技行业拥有任何大的优势,实际上我们认为我们很难理解软件、电脑、芯片等科技行业的发展实质,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东西。正是我们个人的认知缺陷,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能力圈,要扩大那个能力圈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自己有什么本领,如果想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自己却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注定会一败涂地。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内竞争。而最近这些年,查理芒格看到巴菲特持续投资苹果的时候,他评价道,巴菲特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在学习。不知道你听到这会不会有疑问的声音,第一,很多大公司都是多行业跨领域作战,依然活得非常好。第二,在培养多元思维模型和划定自己的能力圈之间似乎有某些冲突。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划定能力圈不意味着这个圈只能局限于一个行业,因为如果你是个极其优秀的人,同时又拥有丰富的资源,牛到可以成为三个行业里面的顶尖,那你的能力圈就可以横跨三个行业,在划定的范围来说,自知是最重要的。
第二,培养多元思维模型主要是依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实践也是学习的一种,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学习手段。在能力圈范围内作战,是指你的主战场和主要的时间精力所在的领域。如果做某件事只是为了学习,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实践的体验。但如果你要完全抛弃熟悉的领域,跨出自己的能力圈,跨出自己的行业,那么就极有可能把你在专业领域里面赚的钱全部填进去。这样的情况绝不是只有企业家才需要去学习避免的。
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太太们,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在自己的行业里面辛苦劳作,勤恳一辈子,最后却将很大一部分的积蓄贡献给了他们根本不了解的股市,有些甚至全部丢在了各式各样的金融骗局之中。所以划定自己的能力圈,然后把自己的时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行业上,你需要的就仅仅只是一份耐心了。耐心等待一记好球。
讲一个故事,有个人叫做泰德威廉姆斯,他是棒球史上最出色的击球手之一。泰德打棒球的技巧是这样,他把击打区分为 77 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飞来的球刚好落在他画出的最佳格子时,他才挥棒。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的球,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所以即便他可能会因不挥棒而三证出局,他也坚持等待。泰德表示,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时你就全力出击,这样不管你的天分如何,都能极大的提高上垒率。
所以在投资中,巴菲特和芒格都共同认可一个方法,用一张考勤卡,这张考勤卡有 20 个格子,你每进行一次投资就打一次卡,当你把卡打完,这辈子你就再也不能投资了。这张考勤限制了你这一生只有 20 次投资的机会。巴菲特说,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将会真正慎重考虑你做的事情,你将不得不花大量和资金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很多。巴菲特和芒格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有人计算过,巴菲特管了几千亿美金的资金,但在过去 60 多年的时间里,他总共买过的股票只有 78 只。在我们身边,你随便找一个股民,他买卖过的股票都会超过这个数字。芒格说,如果你把我们 15 个最好的决策剔除,伯克希尔的业绩将会非常平庸。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抓住他。
芒格在行动前的自制力之强,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可谓滴水不漏,也造成了长时间的观察。其他花在学习和思考上的时间比花在行动上的时间要多得多。而一旦机会来临,芒格爵不会小打小闹或者进行小额的投机性的投资,因为小额的投资包含着不确定和不自信。在稀有的黄金时机,芒格会决心下很大的赌注。他的整个投资行为结合了极度的耐心和在投资链条最末端的嫉妒决心。这种自信并不来源于其他人的认同或反对,而只来源于他客观的看待和衡量自己的能力,使他在衡量自己的实际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正确性时拥有了一种罕见的客观态度。就像查理芒格所说的,迅速剔除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等到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