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 4 月 30th,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追求财务自由五年, 我想明白了这几个道理

xuexiai

4 月 7, 2023

有一天我就突然意识到,我追求的财务自由其实就是这么一场游戏,我的财务状况就是我的帮助模式,我真正追求的是个纯粹的游戏体验,而不是这个所谓的帮助模式本身。所以我就得出了我自己的财务自由的定义,那就是财务自由是经济上的一个可持续的、有适应性的 lifestyle 生活状态,它的目的是让你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同时,不用太过于担心金钱的压力,那我的这条定义本质上和其他的定义并不矛盾,但是它对我的意义在于,它时刻提醒我财务自由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真正的目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财务自由只是我创造的帮助模式。
那很多人可能听到这觉得我又在灌鸡汤了,这其实一点都不鸡汤,它很现实,反而很多人把财务自由当成一个终极目的,就像童话故事里的一个结局,最终王子和公主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到底如何去生活,这才是真正的鸡汤。那现在我就结合我的定义来分享一下我想明白的几件事情。
首先财务自由代表的是经济上可持续的一种生活方式,那这种可持续性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金钱的态度,并做出改变,围绕着我们的目标去设计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那这个可持续特别的重要,它决定了财务自由更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永久的最终状态。
我们很多人为了实现财务自由的那个数字,可能会极度地限制自己的消费,让自己尽快实现那个数字。这种做法我不反对,但是它不是可持续的。这就好像为了减肥去疯狂节食,然后目标实现后恢复正常的饮食又很快反弹一样。那真正的问题不是你能不能短时间内节省,而是你所谓的正常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帮你实现你的目的不具备可持续性。
那另外我特别不赞同那种延迟享受的概念,因为即使享受是我们人类的本能和本能,做抗争赢的概率很低,那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是所谓的延迟与否,而应该是重新定义什么是自己享受的。寺庙中的僧人一辈子不吃肉,不是他在延迟享受,因为吃肉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快感。
那同样的,我玩 ODYSSEY 的时候,我其实并不想最后通关,我享受这个游戏的每个瞬间,我希望游戏能够一直的进行下去。如果我们把消费以及比较作为自己幸福的主要来源,即使你短时间内刻意的去控制自己的消费,去实现某种财务目标,但是在实现目标之后依然会陷入到消费的死循环当中,那消费带来的幸福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消费来实现,更要命的是,这种消费带来的欲望往往是会不断的膨胀,越来越难满足。
那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就假如一个人从一杯咖啡上都获得不了满足,那么给他一个游轮,他迟早也会厌倦。那克服消费主义的最重要的这个要点是重新定义自己的幸福来源,让它来源于自己做的事情,而不是消费。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想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才是财务自由的真正锚点。那单纯的追求财务自由的数字,本身是对财务自由的一种不完整的理解,它本身不具备可持续性,是一种舍本逐末。那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到那条评论的逻辑,他假设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就没有动力去工作,甚至不应该去工作,这就大错特错了。真正财务自由的意义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什么都不做。我这些年关注的那些范儿群体里的那些实现财务罪恶人,没有一个人是什么都不做的,他闲不下来。这其实就让我想明白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追求财务自由,没有必要过分纠结被动收入,而忽略甚至放弃主动收入。
主动收入是非常快速和高效的一种收入,它甚至是实现我们人生意义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那我认为财务自由的最佳形态是,我们的被动收入能给我们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模式,让我们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创造主动收入,而这个主动收入允许我们进一步的去投资,去创造被动收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知道有些人本来自己做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这是一种莫大的幸运,甚至是特权,那工作带来的收入可能让他过得很舒服,那这些人可能是最不需要刻意追求财务自由的一群人。当然财务自由能让他们如虎添翼,能更持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没有那么幸运,赚钱的事情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往往不赚钱,或者说能力还不到,没办法通过喜欢的事情赚钱。
所以对我们这些不幸的人来说,挑战依然在于如何定义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通过实现财务自由,最终转型成我刚才提到那个良性循环,那我们每个人在财务自由上的重要突破点,其实不是那个数字,而是你真正开始做自己喜欢事情的那一刻。财务自由是一个有意识的选择,是一种狡兔三窟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曲线救国。那这就引出我想说的下一点,那就是我们设计的生活方式要具有可适应性。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无法保证财务自由的这个状态是能够永久持续的,所以我们需要灵活的对待自己的生活和财务。我们不能被财务自由这个目标所裹挟,更不能强行走极端。
很多人都有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的思维方式,当你跟他说减少消费的时候,他认为你是要他不消费做苦行僧,当你让他减少负债的时候,他认为你是要他零负债。那既然这些极端的情况做不到,那么他就干脆否定了财务自由的概念,拒绝对现在的生活方式和财务状况做出改善。
然而,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只是黑白两面的,它们中间有更多不同的灰度,那非黑即白,走极端的二元思维会导致我们非常没有适应性,更容易放弃。同时,我们更不能把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当成自己不做某些事情的借口。既然我们的目的是想可持续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个事情不需要非得等到所谓财务自由的时候才开始做。我们很多时候不做一件事情,其实不是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是因为我们害怕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这种我们以为的毕生追求是一种自我欺骗。而所谓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会很容易成为我们不做某些事情的借口。
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很多要移民的同学都经常会说一句话,等我移民了,我就怎么地?仿佛这个移民身份是一个充满魔力的东西,一旦有了它,你就能瞬间成功。然而,移民之后,很多人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这在财务自由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想明白了就应该去做。那如果没想明白,边想边做,灵活一些,要能够随时地调整自己的 lifestyle 和财务目标,让他们来满足我们的终极目的。那人生下来其实是一种特别有弹性的动物,只不过有些人把自己的弹性变得很低。之前韩寒做过一个杂志APP,叫做一个我看过一篇文章的感受特深。文章的主人公感慨他命运不济,说他最落魄的时候只能每顿吃星巴克的咳桑,我看了之后就惊了,这他妈不就是矫情嘛。我活到 25 岁的时候也没有进过星巴克好吗?你星巴克买一个克斯 song 的价格可以在 Costco 买一整盒。
那我其实之前听到过一个真事,就是我留学的室友的同学上学的时候,这个大哥为了省钱就从超市买那种干的意大利面,然后煮好之后带到学校餐厅去蹭餐厅的免费的番茄酱来吃,然后就成为一个传奇人物。那你去星巴克这个 Crosson 就伤心得不得了,那人生的弹性和宽度就太差了,这种为自己强行设计的 lifestyle 的标准很不灵活,没有适应性,很难持续下去,人会非常容易变得不幸福。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你的这些想法没有考虑孩子的问题,等你有了孩子之后,你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潇洒了。那这句话的逻辑就等同于你有了孩子,就不可能财务自由,就注定会人生失败一样,这显然和事实不符。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为什么你非得要孩子呢?是吧?那关于孩子的问题,将来跟大家可以做更多的分享,但是现在有一点可以说,那就是我们早就想好了,如果财务和心理上没有做好准备,是绝对不会去要孩子的,那现在我们财务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供孩子上完高中。
所以问题就在我们是不是想要孩子,或者说什么时候要孩子了?但是要了孩子不会改变我们想做的事情,就好像很多人有了孩子,也没有说去换工作,对吧?那我们的生活方式肯定会改变的,这也是我所强调的财务自由的可持续性和可适应性的原因。但是孩子不是,我们放弃改善财务状况,放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人生失败的借口。那么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你不可能什么都经历,所以也不会真正的错过什么,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
那好,那说了这么半天,我现在财务自由了吗?我想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那关于是否财务自由的这件事,我早就不纠结了,因为我已经说了,财务自由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它并不是终极目标。那我的锚点是我是否已经开始做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的财务状况已经足够给我提供一定的帮助模式,让我已经开始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了。那这就已经实现了我追求财务自由的目的了。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