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5 月 6th,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王阳明_心放在何处才能安宁(王阳明心学解读)

xuexiai

6 月 26, 2023

有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曾经有一位四处游历的人,有一次,他在一个亡国首都的大街上走着,无意间在路边捡到一枚硬币。由于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个人并不需要那枚硬币,所以他想交给有需要的人。于是他在王国里四处走动,但并没有发现谁过得不如意。一天过去了,这时正好国王路过这里,停在了他身边。国王对他说,我正准备和另一个国家开战,只要打败他,我的王国就得以扩张了。请祝我旗开得胜。这人取出硬币,并交给了国王。
国王很困惑地问道,你为什么给我硬币?这是什么意思?这个人微笑着答道,我在漫步时发现了这枚硬币,我准备把它送给需要的人。今天我都在城里各处走动,我发现城里的人民生活很愉快,他们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感到满意,因此这枚硬币没有机会送出去。今天这个国家的君主已经不满足于他已经拥有的一切,想要通过战争得到更多。我觉得最需要这个硬币的人就是国王本人了,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它给你的原因。国王听完后陷入了沉思,最终决定不再挑起战争。欢迎来到天天读书会。今天我们解读的是王阳明心学心是什么?现在跟我的老朋友见面,第一句话通常问的是昨天晚上睡得好吗?这是半开玩笑的一种问候。为什么这么问呢?因为睡得好。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奢侈品,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被世俗种种裹挟着向前,因而会产生各种精神内耗、焦虑、压力。而我们今天讲的王阳明心血,就是要帮我们找到获得安定心灵的良方。
那么心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新丹皮费身是有形的东西,他们安安稳稳地安放在我们肚子里。但是王阳明心学的心却是指心灵,心灵是无形的东西,一个无形的东西,怎么安放,怎么去安心呐,怎么让他安宁。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上学时候的理想是毕业后能买辆好车,买套好房,有一个知冷知热的爱人,我们会觉得如果实现了,一定是极其开心的,也就知足了,也会极其心安的。但毕业了实现了,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好像没有那么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到别人有更好的车,有更豪华的房子,然后我们又开始继续努力去实现第二阶段理想了。有更高的追求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却发现自己的心无法安宁,甚至是充满焦虑、压力。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是不可以安放在有形物质上,因为外部世界是异变的,有形的物质总有它消亡的一天,任何有形的东西是无法让我们的心安防的。
如何心有所依?我们的心灵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你可以怀念过去,也可以畅想未来。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必须找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来安心。那它是什么呢?从古往近来的历史可以看到,东西方社会用宗教和哲学来找到心安的方法,比如东方从古至今用人生哲学和佛教,从老子到孔子到释迦牟尼等。信念和人生哲学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所以心有所依,内心才能安定。
什么叫信条和信念?就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比如长辈曾经告诉我们一句话,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这句话就可能变成了我们的人生信条。这句话指导我们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可能我们走得比别人们慢,进步没有其他人快,但这一句话让我们安心的工作,踏实的在自己的职业中深耕钻研。我们不要小看这样的信条,这样的信条就是会让我们心安。
为什么呢?因为外部世界是一点的信条和信念,就是心灵的定海神针,是我们的人生行事标准和准则,这就是我们今天解读王阳明心学的目的。我们会解析王阳明心学最核心的 3 条原则,来看一看如何把王阳明的心学应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现代社会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没有自己的标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会导致别人来衡量你做的对还是不对。别人衡量你是成功还是失败,别人来衡量你是成长还是后退,当你所有的标准被别人去衡量的时候,你的心就被别人带走了,我们就没有心有所依,内心必然不坚定。当你有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哲学的时候,所有的外在的东西都会为你而来。只有我们内心坚定了,我们的心才是有力量的,只有我们的心有力量了,我们才更能够坚信自己的初衷。
我们用王洋明心学什么?学的就是用王洋明心学的那份信仰力量,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份力量安心立命。那么王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呢?它最重要的三个理论就是,无信自足、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无幸自足。为了更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我们先讲一个王阳明的故事。王阳明 15 岁的时候,对治国理政有很多想法,于是他就写了个奏折给皇上。当然他不是什么大臣,只是个热情的少年,所以他的奏折根本没滴进去。王阳明很看不上当时的科考制度,虽然他的父亲中的状元,但是他还是不屑一顾,不愿意好好学习。后来他的父亲告诉他,你想实现你的理想,你就得跟皇上接触,那么通过科考是最好的方式。
王阳明一听觉得有道理,他觉得如果想影响这个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他必须去科考。于是王阳明就去考试,结果第一年他落榜了,很多人安慰他,让他不要灰心,下次再来。他笑了笑说,我不以落地为耻,我以落地动心为耻。这句话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我没考上这件事情,我不以为是羞耻,但是如果因为没考上这件事我心动了,那我觉得才是耻辱。这就相当于说,我不以事情没有做成功维持,我以我没做成功后我心动的维持。
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从小就开始练习不动心,练习不因为异变的外部世界而扰乱自己的内心。后来王阳明科举考试考上了,但因为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连累发配到贵州。史书上有记载,有一天晚上打雷闪电,这是一个杂草丛生的郊农场的地方,他忽然坐了起来,说了一句话,圣人之道,无性自足。这就是传说的龙场悟道。
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我想要的,在我心里,我要向内看,向内寻求力量。王阳明认为,他的人生信念和人生哲学才是最重要的,这些他全在坚守,他正在做他想做的事,他想做的就是他现在这样的人。所以他想要的,他都有。王阳明知道自己无信自足,他内心所有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他不匮乏。有些人会说,我拥有多少钱的时候,我就幸福了,如果我生在富豪的家庭,我就幸福了,当我退休的时候,我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很多人就是这样,他们对自己幸福的理解就是那些所有的外界条件。在阴雨天,我们会说今天太阳没出来,其实坐过飞机的都有经验,当飞机飞到最高空,就会看到乌云之上是灿烂阳光。人心也是一样,我们无法看到让自己幸福的事,是因为我们的心被乌云遮盖了,遮盖信令的乌云就是那些我们给自己设的外界条件。所以王阳明新学的第一个点就是无心自足。道心可以,本来很猖敏,一点都不缺。
每个人都可以一个人明白自己不缺什么,他就会相信别人,他就是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富足的人,那他才愿意付出,就像故事开头的那个人,这也叫利他。利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利他说的是自己该有的都有了,就像大海一样,已经快移出来了。有人可能会说,我不太同意,我觉得我欠缺很多,我也觉得我没有自信,我也觉得我对什么都爱不起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点,我们可能之前听过,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和一个卵子的结合,我们至少跑赢了2亿个伙伴,从刚开始我们成为一个人本身就赢在起点了。
第二点, 0- 3 岁的孩子,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好人和坏人?在他的眼里他在意妈妈或者爸爸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吗?孩童是纯真的,他们心里没有富人、穷人之分,没有身份地位之分。当长大后,外界的一些标准开始让人们有了分别,心,痛苦也就来了。我们都怀念小孩子的时光,那个时光是极其快乐的。但长大后,我们的心变得不纯粹,变得有分别。你给小孩子一颗大钻石,拿走后你再给他一袋石子,他可能一样玩得开心,在他那里没有什么区分。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会把平等心列为人生信条?平等心源于无条件的爱,这个世界没有分别的爱。一个区别心非常重的人,他是很难体会到无性自足的状态的。区别心越重,人们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匮乏,心外无物。你有没有听过庄子空船的故事,你坐在一条船上,看到河里远远的一条船朝着你过来了,你会不会叫撑船的,让他注意一点,要撞了你,是不是叫声越来越大,直到撞船帮上你火冒三丈?但是当你火冒三丈的时候,你一看船上没人,你瞬间的情绪就没了。庄子这则简单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原来你以为有人撞你才生气,但是当你发现是空船的时候,你居然不生气了。所以与其说配偶惹你生气了,说孩子惹你生气了,说现在环境给你的压力大,不如说是你的心不定,你的心动了,无性自足。结果是什么?外面的世界就影响不到你了。
用王阳明的另外一句话就是心外无物。什么叫心外无物?表面意思是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本质就是心外没有东西可以影响你的心,这种状态也是心流的体现,心流的极限。人专心做一件事情,完全的投入,就会把外界的一切事物忘掉,甚至忘了自己。如果你再碰到让你生气的人,或者是让你抓狂不开心,其实不是他们,而是你的心动了,心外有误了。
我们讲一个孔子如丧家之犬的故事。孔子从魏国离开以后,和弟子流落到郑国,走散了弟子他们找不到自己的老师了,就去问别人,一个老者说,有个有点像丧家之犬的老人,是不是你老师?王阳明怎么解读的?王阳明说,丧家之犬是别人的评价,它是影响不到孔子的内心的,所以孔子也会自嘲说自己是丧家之犬,既然是心外无物,外面就没有什么人能影响你,你所有的东西都在你心里,当然有立刻无心自足、心外无物的人生哲学,还需要生活中去琢磨、去练习、去实践。
王阳明说,道心永远是在的,只是被人心像乌云一样遮盖了。修正内心的锻炼,就是锻炼无性自足,知行合一。很多人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道要做到,但这只是表面含义。知行合一中的知,代表良知,代表到心行,代表在日常生活中把道心,把良知活出来、做出来。所以知行合一是把你内心无幸自足的那种状态活出来,做出来。
那么有人就问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把道心活出来?这是因为我们的人心,我们的贪沉痴慢、疑太过于强大了,我们会怀疑自己的道心,觉得自己不是毋信自足,觉得自己缺了很多。知行合一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是什么呢?就是做事情要真的想做,真的愿意去做。在知行合一上,一个人的意愿很重要,比如健身,想要成功, 50% 靠意愿, 50% 靠专业的动作和方法。很多人说我要做一个有贡献的人,但是他的家人说去把垃圾扔一下,他就说我不想去。这就是典型的现代人的症状。其实是他不是发自内心的有那个愿望,那么心不正的时候该怎么做?就是要去磨这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都听过,重点是什么?是千百度,千百次的追寻就是磨练的过程。
以上 3 点就是我们要从王阳明心学中学习的重要的人生信念和哲学。如果你可以一直相信无信自足,那么你就不会觉得匮乏,那么你就可以心外无物,也就不会轻易被外界事情动摇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再能够把你内心无幸自足的那种状态活出来,做出来,那么你就可以由繁入胜了,也就是达到了治良知的境界。
那么有哪些践行王阳明心学的具体方法?第一个方法,励志。想要践行王阳明心学,想要做到心有所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励志。为什么励志如此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夺目,马没有闲还,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如一盘散沙。王阳明先生小时候,他问他的老师一个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何为人生第一灯?是老师回答不输登地。但是小王阳明不以为然,他说,先生你说的不对,我认为人生低等,世世读书做圣贤。很小的时候,王阳明就能把读书的目标定为修身、养心,修养身心。后来王阳明真的成了两起超口中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当然励志不是说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具体的目标,那些具体的目标只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里程碑而已。我们看治怎么写,上面一个是下面一个心,简单概括就是你的心,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这才是质。这个社会很功利,很多人把质当成一个具象的目标,但是质本质的意思是,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第二个方法,勤学。
第二个践行王阳明心血做到心有所依的方法是勤学。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就像诸葛亮芥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至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励志的完整内涵。
学习先要端正态度。王阳明所强调的态度就是不以聪慧警戒为高,而以秦却谦益为上。不以聪明机警为高,赏却是以勤奋谦逊为上。王阳明说,只有具备这种态度,才有资格追随于他,才有资格接受心血的启发和洗礼。这其实已经是做人做事知道了何止适用于秦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如此。
第三个方法改过。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是免不了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他指出,人应当经常反省两个问题,平常自己有没有不支持不诚信、不道义的言语行为,有没有对父母不孝顺,对他人不有爱,而与奸滑狡诈、苟且和刻薄沾了边。
这两点一个关系为人,一个关系处事。王阳明说,有这些不良行为的人,很多事不自知,所以我们需要实时觉察,来发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什么叫觉察?就是我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我现在在生气,我现在在焦虑,我现在在愤怒,所以我是被情绪带走的,如果你觉察到了,情绪就为你所用。
王阳明又特别强调了一点,积极改国是应该的,但注意不能因为犯了错而过度的羞愧、沮丧和自卑,因为这样还哪有信心劲和功夫去改过。所以既要树立起态度,还要摆正好心态,如此坚持不懈地改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够尽出自己的恶习。第四个方法则善践行王阳明心血。最后一个方法叫泽善,他的意思是,你有意愿和能力影响你周围的人吗?这里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你怎么对待周边泽善的小伙伴,比如你身边有没有人对你说一些很直接的话,有没有人在工作上严格的会把你逼疯,这一时的泽善,就是感谢这样的人,因为他对你有要求。泽善,他希望你好。人在世上磨,磨的是什么?磨的是人心。所以如果有人对你严格要求,你可以选择从内心感谢他。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敷衍的跟你说你什么都好的人很多,但没几个人会跟你提醒你的缺点。所以如果有这样的人,要珍惜。泽善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你怎么泽善,你怎么影响身边的人。
最快捷的方法是改变说话方式。举个例子,很多人口头禅时我早就说过了,这一句话背后是傲慢,证明自己对我比你厉害多了。这样做瞬间把别人重大的人生体悟变成了迟到的认罪。如果可以,尽量把这句话改为夸奖,比如说,太棒了,我真为你高兴或者太佩服了,我怎么没想到把队留给别人,把空间还给别人,只是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就能给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影响。王阳明说,泽善是朋友相处之道,必须要真诚地劝告对方,善意地引导对方,励志、勤学、改过。择善就是践行王阳明心学修心的重要的四个功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管理自己的心,昌明到心,每个人都需要好好练习。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