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9 月 9th,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了凡四训3,4篇绝对颠覆你认知,你以为的善,很可能是最大的恶

xuexiai

8 月 24, 2023

真正看懂了凡事训的人,绝对不会去算命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用去算,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算得准他的命,甚至不要说人,哪怕是神也都算不准他的命。普通人的命是老天爷早就安排好的,你只要愿意去好好研究一下黄极精士、祭天随三命通会这些书,那你都可以把普通人一辈子的命运算得死死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少数例外,因为他们知道了凡事训的秘密,他们知道怎么去改命,所以哪怕再难的命,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把难命改成好命。
所以说,不要说一般的神仙都算不准,哪怕是天上的大绝金仙也都算不准他们的命运,那这个呢,就是鸟凡士讯这本命运之书最厉害的地方,那在之前的这个视频我们就说过了,鸟凡视讯在我们中国虽然很出名,很多人都看过这本神书,不过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其中真正的秘密。
因为很多看过了凡士讯的人都只看过了凡视讯的第一篇,但是后面的三篇要么看不懂,要么呢就看不下去,因为第一篇是讲了元鸟凡那个超级有趣,超级玄幻的一生,很多人来都把它当做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来看待。但是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那就不一样了,都讲的是具体怎么改命的步骤和理论,不仅看起来枯燥乏味,而且你光看还不行,还要再看的基础上自己再慢慢的去悟,而且再加上是文言文,所以说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把这本书看完,于是遗憾的就和改变命运的秘密擦肩而过。所以说闲言碎语不多说,今天我们就接着聊廖凡书信的第三章和第四章。
那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简单的回顾一下之前鸟凡试训的第二篇改过之法。鸟凡试训说,你想要改变命运,想要舒舒服服的过完这一辈子,最先做的并不是我们常常听说的积德行善,而是改过,改掉你过于贪财,过于好色好怒和爱杀等等这些过错。那么至于怎么改,当然是有一些秘密的方法。
如果说你还没有看过之前这个视频,你可以看看这个视频,了解有关改过的秘密,但是按照命理中的因果来说,如果说你很厉害,你已经完全领悟了第二篇改过执法的智慧,哪怕说你改过,改的非常非常的彻底,这个也不是圆满的。因为改过代表是什么呢?代表的是你现在改过了,你不会再犯错了,所以说你将来不会再申请业障,你就不会有报应。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来佛家和道家都说,我们上一辈子,上上辈子不知道犯了多少的错,做了多少的力,那之前这些业障根本还没有清除,我们是还要再遭前世障的那些烈的报应的。所以说只知道改过是绝对不能够改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于是鸟凡视讯的第三篇就来了,叫做积善之方,也就是通过积德行善去改变命运的方法,因为按照佛家的说法,积德行善哪,其实就是在清除我们上辈子、上上辈子的业障,改过来让我们未来没有了业障产生,而行善就使得过去的业障也完全清除掉了。所以说改过加上行善,双管齐下,这个才是彻底清除腋障,这才是改变命运最圆满的方法。
可是问题就来了,你肯定会想这个了,凡事训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一会上一辈子,一会下一辈子,这个轮回到底是真是假,我都还不知道呢。再加上又什么虚无缥缈的业障,我更不确定这到底是真是假的。但是你现在要我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去行善,去清除业障,我可不一定真的做得到。
因为行善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多痛苦,多反人性,我为什么非得要不求回报,不断的付出去帮助别人,甚至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拿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不但不求回报,反而还要反过来谢谢对我帮助的人。因为要谢谢他给了我一次做善事的机会,这样可以帮我消除业障。
我为什么非得要这样做?我为什么非得要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就对自己这么狠?那么廖凡世训是袁廖凡写给他儿子的家书原料,凡难也想到他儿子肯定也会有这些疑问,为什么我非得要对自己这么狠,去行善,去消业障?所以说鸟凡士讯的第三篇一开头就连续讲了 9 个故事,用这些事实来告诉他的儿子,积善之家必有余气,做善事,那是真的会有好报的。
比如说福建岭一位叫做杨明荣的人,在一次洪水当中,别人都在捞抢财物,他却只顾着在水里面救人,结果这个人后半辈子果然好命,并且不止他好命,他的后代也非常的兴旺。又比如说浙江宁波一位叫做杨志成的文官,对待囚犯很善良,而且很公正,县老爷非要屈打成招,但是他却以下犯上,坚持要为囚犯谋取公平,那后来不仅自己得到了好命,他的后代也很有成就。还比如说福建莆田一位邻家的老太太,因为经常一直在做善事,后来没有想到居然感动上天,得到了先人的指点,结果他的子孙都得到了公民,那等等。
第三章一开始就连说了 9 个故事来说明,积善之家是真的必有余亲的,那这里问题就来了,有人肯定就想了,这些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是袁鸟凡故意编的吧?所以说好玩的就来了,还真的有人故意去查了袁鸟凡到底讲的是不是真的。然后我们看鸟凡视讯当中有一些细节就很有意思。这个了凡视讯举的这几个故事说的都很清楚,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福报,都说得一清二楚。结果有人就真的去查史书史料,结果还真的查到了相关的故事,确实在其他的地方也都有同样的记载。而且在这 9 个故事当中,袁了房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就不一样了,刚才其他人的故事我们一般人都不知道,而这个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故事,他就是孔子。如果说你看历史,你就会发现孔子的后代那真的是个奇迹。一般都说富不过三代,可是孔子的后代从来就没有没落过,一直都很发达,甚至有句话叫做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孔家,反正各个皇帝都赡养孔子的后代。当然了,有人可能不服孔子,说儒家各种不好,只是皇帝利用儒家来牧养人民,所以说皇帝才会赡养孔家后人。但是孔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福报?或许跟儒家的思想没有任何的关系。
孔子最大的善举是什么呢?在孔子之前,当时都是世家子弟,才有读书的资格,但是从孔子开始之后就不一样了,他不管你什么身份,哪怕你是普通人,他也照样教你。那这个那就不一样了,孔子之后所有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那这个是多么大的善举。所以说别的不管,孔子就这一个善举就绝对配得上这样的福报。
那到这里,目前第三章讲的内容其实还很普通,但是接下来的内容就有意思,绝对颠覆你的认知。虽然说我们都听过行善积德会有好报这个规律,但是你绝对想象不到,我们这个世界上 90% 就有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善。你相信吗?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在行善,但是在事实上它不仅不是在行善,反而是在作恶。
比如说书里面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元朝时期,有几个读书人就去拜访天目山的高僧,中风和尚他们就很疑惑的问道,佛家不是讲善恶报应的吗?不是说善肯定有善报,恶肯定有恶报的吗?但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经常去发现一个人明明就很善良,但是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那有人呢?明明作恶多端,像有些昧着良心做生意的无良商家,他们家里面反而倒很发达。
所以说和尚你说佛家说的因果报应到底是真是假?然后和尚就笑着问道,这样吧,你们把你们所认为的善事和恶事,你们都说出来,我听一听。然后其中一个人就说,这个有什么呢?比如说骂人打人,这个肯定就是饿了,那么恭敬人,用礼貌待人,这肯定就是善嘛。然而没有想到中锋和尚却说,失主你错了,你说的不一定对。然后另一个读书人就说,贪财乱要钱,这肯定是恶嘛,不贪财,清清白白守正道,这肯定是善恶。结果中风和尚居然又说,失主你也错了,你说的也不一定对哦。
那么接下来这些图示又把平时所看到的种种善恶的行为都讲了出来,但是中风和尚却一直都是同样的回答,失足,你错了,你错的也不一定对。那这一下,几个读书人彻底蒙逼了,甚至有些愤怒,于是立刻就质问和尚,那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那你说到底怎么样才是善?怎么样才是恶?那中风和尚就告诉他们说,如果说骂人甚至是打人是为了人好,那么你打人骂人也是在做善事。大家有没有发现,历史上真正的高僧大德,他们对待普通人绝对不是我们想象当中那样慈祥和蔼。你去看那些禅宗的公案,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些真正的高僧大德,动不动就像个疯子一样的,都是些脾气古怪的糟老头子,经常会在别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劈头盖脸给人一顿痛骂,又或者直接上手啪一棍子给人脑袋打的嗡嗡的,甚至还有突然直接拿石头砸别人的。
那这个是为什么呢?禅宗说这其实才是真慈悲,因为这些高僧大德们知道凡夫俗子的障碍太深,你再怎么好好跟他说,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都听不进去的。所以说,必要的时候,你必须用雷霆手段,他们打我们,他们骂我们,是想渡我们,是想让我们去往那个传说当中寂静涅槃的彼岸。所以说,如果说你能记住这个故事,那么你的认知绝对要高人一等。
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你自己心里面一定要知道,绝对不要被表面的假仁假义所束缚。而且除了真善假善,真正的善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原文当中是这么说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做善事很简单,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以种种区别,都要仔细的分辨清楚,不然你以为你是在做善事。但是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恶,不但没有消除业障,反而在增加业障。而刚刚读书人和中风和尚的故事就解释了什么是善的真假。那么接下来为什么善有端和曲的分别,相信肯定也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看见那些穷苦的,生活战战兢兢谨慎的老实人,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很同情他,都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们就是善良的人,身边的人都夸他这个人老实人,好本分,这种人绝对不会算计我,他绝对是一个大善人。但是了凡士训却说,你知道吗?古时候的圣贤却完全相反,古时候圣贤认为那些志气高昂,勇猛向前的人,这才是真善忍。因为这种人他有担当,有作为,他不仅精进自己,而且他他的言行还可以教导别人,是别人上进的榜样,这样的人才是真善忍。而那些唯唯诺诺,生活战战兢兢,怕这个又怕那个,在众人眼中看上去很老实的人,反而却是伤害道德的贼,一样是大恶人。那些唯唯诺诺,只知道讨好世俗,让别人夸自己是老,何人就是娶是恶。而那些为了爱人敬人勇猛向前的,就是端,才是真善。怎么样,认知是不是又提高了一节?那这个呢?还没有完,接下来书里面又说了另外一个秘密,善又分阴阳。那为什么还要说善分阴和阳?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如果说一个人做善事,被别人知道,这个叫做阳善,但是做善事别人不知道,这就叫做积阴德。但是你知道吗?古人说阳善和阴德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比如说做杨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所以说他享受了世上的美名,但是享受了好的民生,虽然也是好的福报,但是民这个东西常常为天地之所寄。天地是不喜欢爱民之人的,你享受了极大的民生,你就只能得到民生而已,你就享受不到行善的功德,反而有的时候过高的名声你根本就镇不住。所以说,有人甚至会因为过高的名声而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横祸。但是阴德就不一样了,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而然的就会给他降下福折。那有阴德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忽然之间就发达了起来了。所以说天机已经陷入到这个地步了。
为什么自古以来都推崇那些默默的去做好事,却不张扬的人?因为这就是积阴德,有实实在在的福报。而杨善只得到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声,还会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说到底是要阴德还是要扬善,不用多说,你知道该怎么选了。那么在接下来为什么还说善分是非?书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一种法律,凡是鲁国人被别的国家抓去做奴隶,那如果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那么就可以向官府去领赏金,然后孔子的学生指供,他是一个很有钱的学生,经常就赎回来一些被抓去的人回来。可是子宫却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因为他认为自己纯粹是为了帮助别人,本应是好的就行了,我也不求回报。
可是没有想到,孔子听到这个事情之后,不但不夸奖子贡,反而很不高兴的说,这件事情子贡,你完全做错了,那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认为?因为孔子说,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其实非常少,而穷苦的人却非常的多。如果说你收了赏金就代表你是贪财,那么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和钱不多人,他绝对就不肯去收人了。只有那些特别有钱的人才会去赎人,如果说这样的话,那恐怕从此之后就不会有再有很多人像诸侯去赎人了。所以说,有些钱该收的你必须要收,不收的反而是错了。所以说我要把买了凡士讯这本书的链接挂在这里,那你买了我就能收钱。照说来,我收钱这是割韭菜,是饿。但是如果说我不挂,你就会少一次冲动购买的机会,也少了亲自去读了凡视讯的机会。所以说我不挂这个链接,不赚你个几块钱,反而就是饿了,必须要挂上。
那就像原文当中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那有一天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指路,他看见一个人就跌落在水里面,于是就把他救上来,所以说那个人就送了一只牛来答谢子路,然后子路就不客气喽,欣然的接受了。孔子知道就很欣赏的说,你这个榜样做得很好,那从今以后,鲁国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深水的大河当中去救人了。那这个也绝对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道不收钱被孔子骂,收钱的反而还被孔子夸了,但是这才是真正的天机,这才是善的是非。那么接下来为什么又说上分偏正书里面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明朝的宰相吕言,他刚辞掉宰相的官位回到家乡,因为他做官很清廉公正,全国的人都很敬佩他。但是独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之后,不但不夸吕元,反而还大骂吕元,但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吗?他并没有因为被骂而生气,而是向自己的佣人说,这个人喝醉酒了,我们就不要和他计较了,放过他算了。
但是没有想到过了一年,这个人却犯了死罪入狱。那到这个时候的女人就很懊悔的说,都怪我,若是当时我就跟他好好的计较,甚至把他送到官府去治罪,告他诽谤,说不定还可以借小惩罚,给他一个大大的警告,也不至于让他今天犯下死罪。
我当时只是心存厚道,反而还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恶性,他以为就算骂宰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直到犯下死罪,送了性命,这是什么?这就是心存善心,反而还做了恶事的一个例子。但是相反的,也有人明明存了恶行,反而还做了善事。比如说有一个大富人家碰到了荒年,遇到一个穷人,这个穷人居然在大白天就在市场上面抢米,所以说这个大夫人一点就没有怜悯,立刻就把他告到县官那里去了。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县官偏偏不受你这个案子,所以说这个穷人的胆子就更大了,更加放肆的去抢粮食。结果这个大富人根本就不惯着他,直接就派人把抢米的人关了起来,而且还故意的在众人面前出他的丑。那结果没有想到,那些抢米的人怕被这个大夫人给捉起来,反倒都安定了下来,谁都不敢再去抢粮食了。但是后来人们才发觉,要不是因为这个大富人用这个雷霆手段,那么所有人都去抢粮食,反而会更加的天下大乱。
那这两个故事讲的就是善的偏和正,那后面还有上的半满大小难易,那听起来可能就没有那么颠覆了,也没有那么有趣了。本来是不想细说的,想直接聊第四章的内容,因为第四章的内容听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想一想还是算了,要聊就聊完,说不定有些人看到会有一些感触。那接下来什么叫做半善和满善?书里面又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说从前有一个女子到市里面,想要送些钱给市里,可惜身上没有多的钱,只有两文钱,就全部拿来布施给了和尚。但是没有想到去这个两文钱,市里面的首席和尚竟然亲自替他在佛前去回向,去求忏悔,求灭罪。结果更没有想到是这个女子后来居然进攻做了贵妃。那在他复归之后,便带了几千两的银子来市里面做布施。但是之前那位首席和尚这次却只是叫他的徒弟去替那个女子回乡而已。
那这个时候这位女子就很纳闷了,他问和尚,我从钱不过不识两文钱,师傅您呢,就亲自替我去忏悔,现在我不识了,几千两银子,而师傅却不替我回想了,这是什么道理?那主持人就说,从前布施的银子虽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切,很虔诚,所以说,如果不是我老和尚亲自去替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
但是现在您布施的钱虽然多,但是您布施的心呐,却不像以前那般真切,所以说叫人带你去忏悔也就够了。也就是说,几千两银子的布施,心却不诚,这只是算半善,而两文钱的故事却满是诚意,这就是满善。那大家这里注意,这个故事虽然是你要拜佛的这种诚意,但其实说的不只是拜佛,而是你生活当中任何一件事物,你心里面是不是真的全力以赴,对你的爱人,对你的工作,对于赚钱,对于梦想、对于减肥,对吧?半善就是只能得到半善的回响,满善就满善的回报。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赚的钱不够花,自己泡的妞不够漂亮,自己老找的男人不够优秀,那你呢?其实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心是不是不够满善好了,那么这个就是其中一种半善和满善的区别。
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有点玄幻的故事,道家的祖师爷钟理有一天就把点铁成精的仙法传给了吕洞宾,只要是在铁上面点一下,就立刻能够把铁变成黄金,然后他们就可以拿着这个黄金来救济世上的穷人了。但是吕洞宾在用这个点铁成金的宪法之前,就特意问钟李祖师说这个铁变成精以后就一直是黄金了吗?还是说有一天他会又变回铁?那么中立祖师爷就回答说,小伙子你猜的没错, 500 年以后,这个黄金仍然是要变回原来的铁的。那吕洞宾又说,那这样的话,我岂不是会害了 500 年以后的那个人吗?那我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然后这个时候祖师爷终于就笑了,他说一个人要修炼成仙,必须要积满 3000 件功德,但是仅仅你刚才那么一句话,就抵得上 3000 件的功德,那你这样就是满善,你做的就非常的圆满。所以说这里就是重点,哪怕是在一瞬间发自内心的满善,不求回报,不畏私欲,就抵得上 3000 件的功德,这个就是满善的利害之处。
那么接下来什么叫做大善和小善?从前有一位翰林院的大佬叫做魏仲达,有一次他的魂魄居然被硬生生的拉到了阴间,然后判官就让人拿来进入他善恶的两种册子,结果善恶册一分开,吓死个人,那这个记录恶事的册子一大堆,差不多把整个院子都堆满了,而进入上市的测试来居然只有筷子那么一点。但是后来奇怪的是,当他们分别给善恶测称重的时候,那一点点的善事竟然比那么大一堆恶事还要重得多。
那未达就懵了,他先是问我还没有到 40 岁,怎么犯了这么多恶事?判官就说,兄弟,有的时候一个坏念头就可以了,不用你斟做。比如说你看见女色动了动,坏了念头,虽然你什么都没做,但那个也是罪过。然后魏中达又问,可是我那点善事到底是个啥?怎么那么点,居然有那么重?那胖公就说,皇帝有一次想要新建一个超级大项目,想要新建一座很大石桥,然后你就上奏劝皇帝不要休,免得劳民伤财,这个就是你奏章的底稿。那皇帝后来虽然没有听你的建议,但是你当时心系百姓的这个念头,那就够了。你的目的是要使千万的百姓免去劳役,虽然没有阻止皇帝,也算是大功一件。而且唐史皇帝要是听了你的,那你善的力量就更大了,那这个就是命理界当中善的大小,不完全看结果,全看你的念头,看你的初心。但是初心这个东西有点不一样,绝大多数时候不受我们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后知后觉才发现当时的粗心错了。
所以说这里又回到第二章改过之法最后的那个秘密,上者自行,当下倾晋财东既决绝,自既无真正修行界的大德,随时保持大善,那什么又叫做难行的善和易行的善。难,这个是最简单的了,扶老太太过马路,就是很容易的善,举手之劳。但是有一些善事,做起来就真的很难了。比如说河北邯郸的张先生,看到一个穷人把妻儿抵押了,钱也用了,若是没有钱去赎回,恐怕妻儿也都要活不成了。于是他就舍弃了他 10 年的积蓄,替这个穷人赎回了他的妻儿。那这个在别人看来或许很傻,那旁人不容易舍的东西,他竟然能够舍得掉,这绝对是很难做的善事。
又像是江苏镇江的金老先生,年老了,没有儿子,他的穷龄鸡愿意把一个年轻的女儿嫁给他做妾,希望能够为他生一个儿子。但是这位金先生却不忍心误了他的青春,还是拒绝了,就把这个女子送还给了邻居,这个都能忍得住,也绝对是最难做的这个善事了。但是后来上天都赐给了他们无尽的福报,你可能会说,这都是书中说的故事而已,但是有些人真的就可以做得到。你看日本的商界教父稻盛和夫,为什么他总是说要利他,不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即使是做出了自我的牺牲,也要为对方着想,因为他知道利他之后,上天自然会降给我们无数的恩折。而它传奇的一生确实告诉我们了,凡士迅说的虽然看上去很假,很虚幻,但是如果说你真的能够做到,你会发现廖凡世信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好了,那这 8 个散的区别这些是全部聊完了,但是第三章的内容还没有聊完,后面书中还聊了 10 种做善事的种类,那更加的枯燥乏味,那我就不展开聊了,其实一说标题基本上你也就懂了,你要是不懂的百度一下或者是看看书。中国有那么多的传统美德,为什么袁了凡非得要特别用一整张的篇幅来劝他的儿子保持谦虚?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易经有一个卦,专门就叫做牵挂,透露了天机,这个牵挂真的不得了。易经有 64 卦,每个卦都有这样一二三四五六个爻位,占卜的时候每个摇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是吉,有的是凶,有的是无救等等。但是 64 卦乘以 6 爻,总共是 384 个爻,只有很少的部分是集,但是特殊的是什么呢?只有一个牵挂,只有牵挂六个摇,每一根都是急。所以说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超级喜欢,那这段话原文我必须要练一下,后来我再来给你们慢慢解释。
天道亏盈而易钱,地道变盈而流钱。鬼神害淫而福谦,人道恶淫而好谦,自故千肢一挂六爻阶级。意思就是说天的道理来,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都要使它亏损,而谦虚的就要让他得到好处。那说完了,天接着说。地的道理就是,你谦虚就像是有凹陷的地方,那么水自然就会充盈,你就像是大海。那说完天地接着又说,鬼神道里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要使他受福。
那最后说完天地鬼神接着说人人的道理,你发现所有的人都厌恶骄傲至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所以说天地鬼神包括人所有的都喜欢谦虚的,而讨厌骄傲自满的。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警觉到,我们自己常常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让天地鬼神都讨厌的骄傲自满的人,后知后觉才发现晚了。
所以说接下来袁了凡又说了两故事来警醒我们。那首先他说到的都是他亲身经历,他人生当中有三次是亲眼看到别人因为谦虚而马上变得很发达的事情。那第一次,袁廖凡和自己的老乡一行十个人一起到京城去参加会议试,然后其中有一位叫做丁靖宇的人,这个小伙子最年轻,而且非常的谦虚,于是原料本来就告诉同去参加会议室的费景波说这位小老弟今年一定会考中。然后费景波就问袁廖凡说,此话怎讲,你怎么就能够看得出来?袁廖凡就说,只有谦虚的人才可以承受得起伏。
报老兄,你看我们 10 个人当中,有诚实厚道,一切事情不敢强在人前。像靖宇那样的吗?有,恭恭敬敬,历来顺受,小型谦逊。像靖宇那样的人了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听到别人诽谤他而不去争辩。像靖宇那样的人吗?一个人能够做到他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像这样的人岂有不发达的道理?最后等到放榜,丁金鱼果然考中了,那这是第一次,然后第二次原料反在京城里面和一个叫做冯开枝的老乡住在一起,但是他就看见这个冯开枝和之前小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他总是很虚心,而且很自谦,面容和顺,一点都不骄傲。
然后另一位很正直又很诚实的朋友记其言,时常就当面指责分开制,但是却只看到冯开之只是平心静气地接受朋友的责备,从来不反驳一句。然后袁了凡就告诉冯开之说,一个人有福一定是有福的根苗,有祸也一定是有祸的预兆,只要这个心能够谦虚,那么上天一定会帮助他。我已经深深地预感到了,你老熊今年必定能够有好的结果。后来果然就如袁了凡所预料的,冯开之果然就真的考中了。然后第三次袁了凡入京去觐见皇帝,然后中间就遇到了一位叫做下贱所的读事人,那一看他的气质就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了,虚怀若骨,毫无一丁点骄傲的神器,而且原料反,甚至还有点夸张的说,他谦虚的就像是发光一样。那这个光呢?会不自觉的逼近周围的人,不仅自己谦虚,还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
所以说,袁鸟凡一回来,立刻就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想要使这个人发达,那么在还没有发他福报的时候,一定会先发他的智慧,那这种智慧一发,那就会使浮躁的人自然就变得很踏实,本来很放肆的人自然而然就会自动地收敛了起来。而这位下建所,他的这种气象都已经到了乾光逼人的这种地步了,那他肯定就已经是发了智慧了。所以说,上天接下来一定是要发他的福,然后果然如此,没过多久,等到放榜的时候,这个下贱所果然就考中了。
那么这三个故事都是有名有姓,那廖凡士训是袁了凡写给他儿子的家书,他儿子一打听这些人的故事,全部都能够打听得到的,所以说这绝对不是传说故事,这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然后接着袁廖凡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江阴有一位读书人叫做张卫炎,那他的学问就积累得很深,文章做得也很好,在许多读书人当中很有名声。可是等到放榜的时候,榜上却没有他的名字,他就很不服气,于是大骂口官说眼睛瞎了吗?什么好文章都看不出来吗?然后碰巧当时有一个道士就听到了,于是就在旁边笑他,那张魏岩一看,立刻就把怒火发到了这个道士的身上。
那道士说,你跟我发什么火?你别自作多情,你以为你写的文章就一定很好吗?那张卫炎就更加的怒火中烧,说,你没有看过我的文章,你怎么知道我的文章写的不好?那道士就不急不慢的说,我常听人说,做文章最要紧的就是心平气和,现在我听到你大骂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气也非常暴躁,所以说我根本不用看你的文章,我就知道你的文章绝对不会很好啊。
张卫炎这一听,觉得这个道士说的话好像有点道理,所以说反过奶奶,就像道士请教起来了。那道士一看这个人好像还有一点救,于是就说,要考中公民全要靠命,里面不该种文章虽好,也没益处,仍然不会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变。那张卫炎就问,那既然是命,怎么样去改变?那道士就说,造命的权虽然在天上,但是利命的权还是在我,只要你肯尽力的去做善事,多积阴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张无言就说,我一个穷读书人,我能做什么善事?道士就说,行善积德积阴德都是从这个心里面做出来的,只要常常存着做善事积阴德的这种心,你的功德就无边无量了。就比如说谦虚这件事情,而谦虚又不花钱,你为什么不自我反省自己功夫太浅,不能谦虚,反而骂考官不公平。
所以说张卫炎听了道士的话,从此以后就压低一向骄傲的这种志向,自己很留意去把持自己,然后有一天他突然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处很高的房屋,看到了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但是这个名册上面中间有许多的空缺,他看不懂,就问旁边的人说这是什么啊?那个人就说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册,而张岩就问为什么这个名册有这么多的空缺?那个人又回答说,阴间对这些考试的人每三年会考察一次,一定要积德,没有过失,那这个册子里面才会有他的名字。像名册前面的这些缺额都是从前本来该考中,但是因为他们最近犯了有罪过的事情,所以说才把他们的名字去掉了。
那后来那个人又指了一行,说,你这三年以来很流行的把持自己,没有犯罪过,那或许说你应该就能够补上这个空缺了,所以说希望你珍重挚爱,千万不要放过时。果然张胃炎就在这次的会考当中,就考中了。最后袁了凡说,其实古人有几句话,老话说,有心求取公民的,一定可以得到公民有心求取富贵的,一定也可以得到富贵。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就像是树有根是一样的,树有根就肯定会生出压枝花叶来。但是人立定了这种伟大的志向,就必须要在每个念头上都要谦虚,即使碰到像灰尘那么极小的事情,也要使别人方便,能够做到,这样你自然就能够感动天地鬼神了。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