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一种念头,想放下所有的事情,去过一个全新的生活,去做某件没做过的事?我自己有过,也认为不少人都应该有过,不过我想最后真的付出行动的人还是少数。然而有一位瑞典的经济学家,他在 26 岁就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财务长,事业有成,前途光明。但他却毅然决然地帝租辞陈,前往泰国的丛林里体验僧人的生活,而且一呆就是 17 年。这个人就是今年出版我可能错了的作者,以约纳提科。我在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时,一开始觉得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有些平淡,但随后几天却持续回想到书中的一些告诫,后来就再重读一遍,重新收获了很多的心得。所以在这影片,我就要从反复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跟你分享,为什么我们需要重新检视自己的人生,以及为什么你与我看待自己人生的方式都可能错了。
我可能错了,整本书是以作者在当僧人时的所见所闻为主轴,并借此传达他的人生哲学。其中说明,这句话我可能错了,就是他在修行中从导师身上学到的一句真言。我们就先从这句话来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断定的说我们都可能错了。他不是指一个人做错事,而是指我们对于这世界的看法,还有对于自身的信念可能都错了,好比作者在书中就提到,在他去泰国修行之前,他心中经常出现自我批评的声音,当他工作表现不好时,或是让某个人失望时,他也会严厉的责备自己。甚至就算他表现好的时候,也会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侥幸,认为过不了多久别人对他的评价就会改观。
后来作者就是透过修行跟冥想,慢慢意识到了这些负面的声音其实只不过是我们大脑为了求生存而出现的反应,因为我们会担心别人不接受自己,所以会先批评自己的行为,因为担心会失去工作,因此会强烈的责怪自己,因为害怕没有归属感,因只会想要取悦别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一种干扰自己的思绪,也可能是自己在过往经验中所留下来的创伤,或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说起来都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人会有那些负面情绪,只是一种依照过去经验得来的错误依据。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又在用不正确的方式评断自己时,作者就要我们对自己说,我可能错了。
仅有这句话的笑用,是要提醒自己不要一味的相信大脑的每个念头,特别是那些否定自己、打击自己的负面想法,而是要有意思的做出判断,不让那些负面想法随意的操控自己的人生。然而,光是对自己说我可能错了,或许久了,只会变成一种安慰自己的口号。所以我们还是要经过持续的练习,让这句话的含义深入自己的内心。
接下来我会将我在阅读时所获得的体会转化为可练习的方法,并且结合书中一些我觉得很有感触的句子,来和你分享如何改变自己身上错误的信念,用正确的方式重新认识自己。首先我们第一个要练习的是离京,成功和快乐是两回事。我在影片开头中说道,作者在很年轻时就取得过人的成就,他在高中时成绩优秀,大学读的是欧洲顶尖的商学院,那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各大企业每年抢着招聘的人才。接着作者在毕业后不到三年工作平步青云,一路快速晋升,即将升任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财务长。
我们就来盘点他这时候的成就好了, 26 岁毕业于顶尖商学院,即将成为公司的财务长,常代表公司到国外从事商业活动工作,有能力有纪律,意志力又强大,我想任谁来看,他都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了对吧?但作者在书中坦诚他内心并不快乐,而且他还搞不清楚为什么,甚至会埋怨自己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不过那种痛苦实在太难受了,所以他就在那时候开始学习到如何观察自己的内心,同时接触到了冥想跟修行,从此慢慢找回自己的秉进。
在这段日子中,他也渐渐目测到,原来所谓的成功跟自己内心的快乐,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因此在体悟到这件事情没多久之后,就跟公司递租辞呈,前往泰国进一步的修行。说到这,我也想要分享一下我自己亲生的例子。我在刚出社会的前三年,心路历程跟作者有一点点像,我没有像他发展的那么好,但我当时在工作上的成就或者是发展,的确也处在前景看好的轨道上。我刚进的公司带的部门是一个不到 10 人的小团队,后来这个团队没多久就成长到了 50 多个人的部门,我的升迁速度也就变得很快,偶尔会跟着专案经理到日本出差,不到两年,也开始主导一些小型的技术专案,甚至将来还有外派到美国工作的机会,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吸引非常大。
那时我的薪资不错,工作发展也看好,我带的又是上市科技公司,而且还不到 30 岁,但那段时间我却无法从日志当中体会到快乐,没有到非常沮丧,但我自己也对那样的生活提不起劲。当时我还没有太多的体会,原来成功跟快乐真的是两回事。不过我现在可以很肯定的跟你说,成功跟快乐真的是不同的事。真正的快乐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事物,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你可以这样解释,如果某天你拥有的一些所谓的成功的象征,不见得你还会快乐吗?你可以借此思考,你的快乐是否跟外在无法控制的事情连结太紧密了。
的确,成功是给为人带来快乐,但那个只是获得快乐的方式之一。怕的是如果我们都只仰赖那样的方式来获得快乐,有一天它减弱或是消失了,你也就跟着不快乐了。好,那我们要怎么确定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真正发自内心想要的快乐?这里我提供两个自己确认的方法。第一个方法,你可以在每天早上起来后问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过的生活吗?这个是来自苹果创办人贾博士的方法,他曾经说过,他每天早上会问自己,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后一天,自己会想过这样的日子吗?他说,如果一个人的答案接下来好几天都是否定的,那么其实就应该要想想目前的生活哪里需要调整,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第一个方法,只是你要诚实的问自己,如果你现在做的事情不会为你带来任何的金钱利益的,你是否还会想继续做?如果你的答案是完全不想,那么就可以思考你做这份事情的意义是什么。以我自己来说,就是透过反问自己这个问题好几次,才慢慢确定我自己是很喜欢现在拥有的生活跟工作。接下来还可以做的。
第二个练习室,放下执念了解纵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那件事还是有可能是自己需要的。你有没过一种经验,当你很执着,希望事情有成果时,成果却不如预期。反倒是你渐渐看开了,好的结果就出现了。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他的体会,某天他跟一位森伦朋友在英国边旅行边化缘,化缘时运到了警察前来关切,警察告知他们不能在当地行乞。作者就跟警察解释,他们并不是在祈求食物,而是按照修行的规定水洗化缘,不过最后他们还是只能照规定离开。到了傍晚,他们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肚子非常的饿,而且他们也不能花钱买食物,因为一朝修行的戒律,他们是不能使用任何的金钱。结果当他们放下当天进食的念头后,准备好带着饥饿结束一天时,突然间就遇到了两组人的布施,当天也就平静的度过了。
作者在回想这段故事时,引述了一位导师的话,那位导师说,人不会总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会一直拥有自己需要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跟挫折,这些经历会让人感到痛苦,甚至在过程中还会让人自愿自疑。但如果我们有耐心的等待那些痛苦过去,就有机会迎来更好的结果。而当初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其实是回来帮助你,给予你真正需要的事。
这句话在我看来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当我们一直想要解决某个困难时,问题反而会变得更困难。当我们放下执念时,问题反而渐渐被解开。关于这点,其实并不玄虚,你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像我们都有体会过,当自己对一件事情过于执着时,可能会变得更焦虑跟紧张,反而无法静下心来处理事情。反之,当你放下对于事情的执念,不再认为事情一定要往好的方向发展才可以,你反而可以用平常心面对,拿出更好的心态来处理事情。
所以,面对人生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计划事情如何发展,但也要放下想要控制事情发展的念头。就像作者在书中说,做计划是很棒的事。不过做计划与认为自己所有的计划都必须实现是两码之事。我的体会是,要依照计划执行,但不要对计划产生执念,想办法、努力克服困难会让你的能力成长,而拥抱不确定性的话,则会让你的心灵成长。
这两个我们都需要。第三个我们可以练习的是,别把别人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这个练习也是跟执念有关,不过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执念。作者在书中写道,某天他遇到另外一位僧人,聊天时,那位僧人很愤怒,口中不断抱怨 20 多年前某个人对他做的事。那时作者还很年轻,所以当场就要对方多想想,事情都已经过那么久了,就不要那么在乎,应该要放下执念,结果对方听完反倒更生气。
作者在书中回忆这件事情时,建议读者永远不要叫一个怒气冲天的人放下。他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却能放下这种事,只能拿来劝自己。这部分我在阅读的时候,觉得跟另外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里面的一个核心观念很类似,也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所谓的课题分离,简单来看就是别人的事尽量少管,自己的事要负责任管。如果你发现自己想要控管别人的行为,或是很想要劝说别人,一定要去做某件事,否则就是不好。此时你可能就是在干涉别人,没做好课题分离,不去干涉别人,听起来很简单吗?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天性,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很喜欢管别人的事,或是执着于希望别人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旦对方的行为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是跟自己的价值观有所抵触,有些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认为对方做错了,但没有想过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也是错的。
当然,这里不是要说法律上的对错,也不是说道德上的对错,而是干涉别人怎么生活的对错,甚至是质疑别人生活方式的对错。当人保持这样的想法时,等于是把别人当做自己的附属比,所以才会想要指挥别人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记得永远不要劝一个怒气冲天的人放下这种事,最好是拿来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