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大航海时期,有一种怪病时常发生在船员身上,有多怪,只要船员水手在大海上待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牙龈萎缩,牙根变黑,皮肤出现斑点等症状,青一块紫一块,皮下还会出血,就跟刚刚被别人拳打脚踢过一样,慢慢会发展成全身皮肤溃烂,最后一命呜呼。这简直成了航海家们的噩梦。就因为这个病,让很多人觉得大海好像有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感。整整 400 年,没有人真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497 年,大航海家达加马从欧洲出发,他这次远航的目的是帮助葡萄牙国王寻找欧洲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五年前的 1492 年,哥伦布也抱着同样的目标,但是却向西走到了美洲大陆。达加马此次要从非洲的好望角拐过去,然后绕行向东前往印度。从欧洲到好望角整整耗时了 4 个月,这 4 个月时间,达加马和船员们都没有靠过岸,大批船员开始出现前面的怪病。达加玛看着船员一个一个的倒下,很多人已经没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纷纷要求达加玛返回欧洲。好在圣诞节前夕,他们抵达了好望角,终于看到了陆地。随后在第二年的 1 月份抵达了东非的莫桑比克。经过陆地上的一些食物的补给,很多虚弱的船员竟然恢复了健康,看来大海上确实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1498 年5月 20 日,经过数月的航行,阿加玛一行终于抵达了印度西南海岸的港口城市卡利卡特。顺带一提的是,将近一个世纪前 1405 年,明臣祖朱棣派遣郑和首次下西洋,抵达的终点就是卡利。卡特从印度返航到欧洲的三个月时间里,海上的怪病又开始大爆发,这一次连达加马的弟弟也死了,原本 160 人的舰队只剩下 50 人。这一次的经历让达加马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似乎每当船员们上岸补给了这种怪病,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是不是有什么食物是海上没有的,只有上岸才能获得?大家初步判断可能是水果,也许人不吃水果就会得这种怪病。
当然,以 15 世纪的医学基础,肯定是搞不清楚具体原因的,其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坏血病,这是这种病给西方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甚至是拉开了现代医学的序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船员的噩梦与维生素c。时间来到 18 世纪,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争夺海上霸权。 1740 年,英国海军中将乔治安森带领 2000 名船员前往太平洋,任务是打击干扰西班牙人。结果这场战争战死的人只有 3 个,而因为坏血病死亡的人数超过了 1500 人。乔治安森最后带着不足 300 人狼狈地逃了回来,他说自己的船员有的疯了,有的身体烂了。好消息就是两年前的 1738 年,有一个 22 岁的年轻人加入了皇家海军,这个人最终成了终结坏血病的大杀器。
1716 年,一位名叫詹姆斯林德的孩子出生,他的母亲拥有医学背景,从小林德就耳濡目染。 1738 年,林德在皇家海军船上担任外科医生助手,他亲眼看到了船员们被坏血病折磨的场景。于是他开始查阅资料。他发现,历史上得坏血病的大多是船员,军官的发病率更低。这个奇了怪了,难不成军官的身体都更好一些吗?其实不然,主要是军官的饮食条件更好,食物更加丰富,像水果这种只有陆地补给才会有的食物,只会优先供给军官。
林德还发现,几百年前,包括达加马等一些航海家似乎就记录过酸性水果可以缓解这种疾病。实际上,在这个时期,西方医学还是希伯克拉底斯体液学说的那套逻辑,林德马上抓住了特征,是不是因为这些人体内的酸性体液缺乏才导致这个疾病,于是在 1747 年,宁德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实验,而正是这个实验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临床实验。而由这一次实验随后发展出来的大样本随机双盲测试成为了医学实验的金标准。有些人甚至认为,就是因为这个实验,让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差距彻底拉开了。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林德所在的船上有 12 个得了坏血病的病人,他把这 12 个人分成 6 个组,每个组两个人,第一组每人每天一瓶苹果酒,第二组是硫酸的稀释液,第三组是喝醋,第四组是瓶装的海水。第五组是两个橙子一个柠檬。第六组是吃什么呢?泻药,该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正常吃,但是不同组的人每天都必须要吃完上述规定的东西,并且不能吃其他组的东西。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严格的控制变量法。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船上的橙子和柠檬的储备很少,只做了 5 天实验,第五组就吃完了,只能停下来看着其他组继续实验。但是神奇的是,这第5组的两个人,一个人在第6天就重新上岗工作了,而另外一个人甚至成了其他病人的护士,帮助林德开展实验。这个实验结论非常明显地展现了林萌和坏血病之间的联系。
林德医生真正的贡献并不是治好了坏血病病人,毕竟很早以前,达加马和一些航海家就已经记录过相似的发现。宁德医生真正的功绩就是发现了控制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说一下子就跳出了经验医学的限制,发展成了现代医学。实际上林德医生这个实验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样本量太小,导致结果不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另外,它没有双王实验的思想。在现代医学实验中,医生和病人都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为啥必须要刷盲?这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安慰剂效应。人就活着一口气,医生告诉病人他的病是绝症,时日无多,病人气瞬间就没了,心态一崩,死的更快了。但医生要是说你的病没有大碍,吃了这个药就能好结果就算是给你一个淀粉团子,你吃下去也会觉得病痛,瞬间就好了很多。为了避免在实验中出现这种安慰剂效应,就要求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不知道具体服用的是什么,本质上还是一种控制变量的思维,将药物以外的其他变量全部达成一致。林德不具备霜盲的思想,而且患者吃的东西没有做到统一的外形和味道等等,毕竟每天吃水果和每天喝硫酸比起来,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回到坏血病,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船员们生病,柠檬中又有什么物质能够治病?宁德医生发现橘子和柠檬的疗效后,决定制作一些能够长期储存的果汁。因为船队一般在海上一呆就是几个月,没有办法一直补给。你肯定也会有疑问,为啥好像没怎么听说大明的郑和得什么坏血病呢?人家 7 次远航下西洋,其实 15 世纪的中国远航舰队很少有大范围的坏血病,因为航线问题,中国舰队都是沿着海岸线,并且能够有很多补给的港口,这就完美的避开了疾病。
同样为了解决补给问题,林德将这些柑橘水果放在热水中煮,希望他们能够储存的更久。但很快大家就发现煮过之后的果汁就没有疗效了。直到 1912 年,人类才第一次发现了维生素c,才知道煮熟会破坏维生素 seed 活性。 VC 是水果中富含的一种物质,它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而胶原蛋白又是接地组织的重要成分,我们的血管皮肤就富含胶原蛋白,长期缺乏胶原蛋白会使我们的血管变脆,发生破裂。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吃水果蔬菜,很多食肉动物怎么没有得坏血病?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哺卤动物和鸟类都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维c,他们自己就可以体内合成,靠的就是一种叫做谷洛糖酸内脂氧化酶。但是人类和猴子是无法自己合成 v seed,因为人类和猴子的祖先在饮食上很早就转向了杂食。在 4000 万年前,合成谷洛糖酸内脂氧化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失效了。但由于我们已经从食物中获得了大量的VC,这个突变并没有成为劣势基因,所以也就不重要了。而且丢掉这段基因的祖先其实获得了一定的好处。谷洛糖酸内脂氧化酶实际上会产生一种对我们非常不好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基,没有 VC 会死,能合成 VC 又会产生自由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不合成,然后吃其他生物合成好的VC。所以我们的祖先选择了一个最正确的方式,毕竟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千万年以后,一个叫做智人的后代能够干出在大海上航行几个月都不吃水果和蔬菜的奇葩事情。
最后回答大家一个日常生活中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到底要不要补充维 c 呢?到底要不要每天吃个 VC 片?实际上是不需要的,正常的饮食结构就已经覆盖了我们每天的 VC 需求,正常人摄入过多的 VC 不仅不会变得健康,反而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