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 5 月 3rd,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你无法戒糖的真正原因:糖比香烟更容易上瘾,糖是不会醉的酒精,有人故意让脂肪帮糖背了50年的黑锅,这背后的故事触目惊心

xuexiai

8 月 29, 2023

10 多年前,生化老师讲过一个鬼故事,他说,食品里的精制糖毒性比酒精还大,酒精会进入大脑,让你眩晕,让你麻痹。大脑会立刻告诉你停止摄入。这种毒术还会激发呕吐机制,吐出这些毒物。但是,糖不会进入大脑,它会欺骗大脑。他告诉大脑,身体很满足,血糖在飙升,请下达命令,立即狂吃。
面对飙升的血糖,身体就不得不开启暴走模式,胰岛素立刻投入战场,降低血糖,身体开始感到疲惫,而糖分还在继续欺骗大脑。他说,快乐,身体需要快乐。于是,大量的肾上腺素被投入战场,大脑重新兴奋,血糖再次飙升,胰岛再次暴走。如此往复,你就会看到小孩哭着吵着要糖吃,毫无理智,这是因为他的大脑发育不安全,无法驾驭这种过山车似的情绪变化。大人就可以从容面对这种情绪过山车吗?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试试 14 天芥糖,保证你会像吸血鬼一样的极客难耐。身体里最后出来救场的往往是肝脏。酒精 80% 进入肝脏,靠肝脏解毒化解危机。而果糖几乎 100% 进入肝脏解毒,肝脏再次暴走,到最后胰岛药是罢工了,你就会患上终生无法治愈的糖尿病。要是肝脏也罢工了,那你就基本准备入土了。
我读书的时候一直觉得这个鬼故事就是生化老师的恶趣味,学界也说,哪那么恐怖啊,他就爱吓人。听说这题他都连续考了好几届了,只要默写下来交白卷都不会挂科。但毕业以后,我发现著名的反唐斗士罗伯特拉斯蒂格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你绝对不会犹豫要不要给你的小孩买一瓶啤酒,你也同样不会犹豫要不要给他买一瓶可乐,但他们的危害其实是一样的。接着我发现身边的人糖尿病越来越多,而到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金制糖简直就是不会追的酒精糖,真的是一个隐形杀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背后的故事。
2007 年,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糖比标准成瘾物更容易上瘾。实验中有 132 只大鼠,他们每次都有机会自由选择两根拉杆中的一根,选择 s 拉杆以后得到 20 秒的糖水奖励。选择 c 拉杆以后得到 0. 25 毫克的标准乘以物注射结果, 15 天以后 94% 的老鼠会选择糖水。哪杆?这个结论太夸张了,当时很多科学家都不敢相信。于是 2008 年,普林斯顿大学又重复了这个实验。这次有 43 只大鼠被用来测试, 15 天以后 40 只选择糖水。实验的同时,科学家还用核磁成像技术观察了老鼠的大脑。原来糖分和标准乘以物一样,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老鼠感到快乐。获得这种快乐的代价就是越来越多的糖水。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所长,他甚至说,糖的成瘾性比标准成瘾物还要强 8 倍。而现实中,我们可能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已经染上了糖。因。埃克里伯格医生曾经把各种食物中的含糖量用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出来,含糖最多的棉花糖、果汁可乐,我们并不会感到吃惊,但就连婴儿配方奶当中都有小半杯白糖,这太夸张了。世卫组织给出人体摄入糖分的最高标准是每公斤体重每天 0. 5 克,也就是说,你 60 公斤的话,每天最多吃 30 克的糖。
而一听可乐的含糖量 35 克,那我们的食品中为什么会被加入这么多的糖呢?这背后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时间回到 1493 年,哥伦布勒船队准备第二次远征新大陆,货场里藏着一个秘密的货物。哥伦布相信,这一批货物一旦到达美洲,就将为西班牙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批秘密货物正是甘蔗,而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秘密正是蔗糖。
当时欧洲贵族一个个都甜品上瘾,欧洲却偏偏种不活。甘蔗都掌握在东方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手里,就像东方的丝绸和茶叶一样,唐冶成了欧洲的奢侈品甜食,这是当时欧洲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本来在 1400 年代,像葡萄牙这种欧洲穷国,就连皇室都不太吃得起糖。但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相信,出海向东,一定能找到绕过阿拉伯直达印度的路,购买丝绸、茶叶和糖,这是葡萄牙翻盘的唯一机会。结果很幸运,葡萄牙第一次航海远程就发现了玛德拉群岛。原来不用去印度,玛德拉就非常适合种植甘蔗,于是玛德拉成了一个巨大的蔗糖工厂,葡萄牙人还发明了从非洲抓奴隶来种干榨的生产模式。当然,这些发现都是对其他欧洲国家严格保密的。其他欧洲国家只知道葡萄牙人扩了,搞来了这么多蔗糖,难道他们真的从海上找到印度了?于是西班牙就让哥伦布也出海去找印度。结果哥伦布找到了美洲,还在加勒比航行的时候,他就立刻意识到这里能种肝脏,而且这里没有葡萄牙人。从此以后,西葡两国赚得盆满钵满,还有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但不久以后,西葡两国是用非洲奴隶在美洲种尴尬的核心技术被攻破了。欧洲列强纷纷暴走,荷兰跑去抢了葡萄牙的巴西沿海,英法也瓜分了西班牙的加勒比海。列强们纷纷入场以后,一个三角网络就形成了,欧洲的工业品被运到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去种棉花,种干榨。然后美洲的干榨和棉花再被运回欧洲,欧洲再把棉花加工成布匹,卖到非洲和亚洲完美循环。这就是最早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崛起和工业革命,所以它绝对是当今资本社会的源代码。反唐,你就是反资本主义。但到了 1955 年,有人不小心摸了一下老虎。这一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突发心脏病。同时,整个二战以后,美国的心脏病爆发率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
民众们都慌了,开始质问政府,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心脏病?科学家们分为两派,糖派和脂肪派。糖派认为是饮食中过量的糖分引起了心脏病,脂肪派则认为是过量的脂肪引起了心脏病。但很快脂肪派就败下阵来,唐派获胜。正当民众们准备开始戒糖的时候,糖业资本家们出场了。他们会像烟草和牛油果一样去找伟达公关处理危机吗?这太 low 了。
白唐资本,这可是 500 年前就玩过奴隶战争和屠杀的元始天尊。他们对钱的理解相当粗暴,一句话,有钱能使莫推鬼。于是当时著名的安塞尔凯斯教授被包装成了脂肪派,再把他推上科学至尊的宝柱。凯斯教授就是我们前面聊过组织明尼苏达饥饿实验的那位大神。凯斯教授的策略很暴力,直接甩锅。脂肪都不是烟草牛油果那种和你脂肪派讲科学讲格局的问题,而是直接把你黑成反派,在一脚踩死。凯斯教授说是脂肪引起了肥胖、心脏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一系列问题,请大家拒绝脂肪多吃糖不能空。
说得有科学依据,于是著名的七国研究诞生了。这一年,凯斯教授牵头了一个横跨 22 国的世界性研究,论证脂肪摄入量与心脏病发病率的关系。得到了这样一张表格,横轴是该国饮食中脂肪的占比,纵轴是该国每 10 万人中死于心脏病的人数。显然,这 22 国的数据根本没有任何相关性。但发表论文的时候,凯斯教授竟然硬生生的把 22 国研究改成了 7 国研究,只挑选 7 个相关性的点,画了一张图,告诉你,看脂肪吃的越多,死的越快。原来搞科学也能这样,故意讲一半漏一半。白糖资本实在彪悍,很好,很惊悚。
白糖资本家们对这张图很满意。公共卫生部门也立刻采纳了凯斯教授的建议,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膳食指南,建议公众们尽量避免饱和脂肪的摄入,然后广告、公关、电影代言才纷纷跟进。总之一句话,脂肪是元凶,吃糖很快乐。 1961 年,凯斯教授登上时代杂志,即代科学霸主从此诞生。敢问反对派还有谁?果然来了个不怕死的约翰尤金,他是英国的顶尖营养学家,他说,心脏病的发病率与糖类消费的相关性比脂肪高得多。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书中用了大量的证据论证了糖的危害,但结果学界异口同声。异端由经还想争辩,学界又异口同声,你就是个科幻小说作家牛津还想说点什么,学界这回直接说,你就是个推销牛肉的牛津从此绳败名理。直到 2016 年,美国医学协会才揭露了当年的丑闻。原来不仅是凯斯教授,还有至少三个哈佛大学的顶级营养专家,都帮白糖资本家们打过仗。三个人中有两个后来分别成了哈弗营养系的创始人和美国农业部的高级行政官,他们是凯斯教授的接班人。
当糖的骗局实在编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又举起了卡路里的大旗。他们说,一克脂肪 9 大卡,一克糖 4 大卡,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的元凶是卡路里。少吃多运动,平衡卡路里,你就会又健康又苗条。所以平时多吃点卡路里焦少的糖会比较适合。于是,单纯的民众们开始又是蹦蹦跳跳,又是节食减肥,但为什么胖子还是那么多了?透了奥巴马的时代,甚至每 5 个美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患有肥胖症。营养专家们说,这一定是你们运动不足导致的,不要赖别人,到此为止,再次完美甩锅给运动不足。但最终,学界在 2016 年选择站到了科学这一边,唐的成瘾性、毒性和历史上这些精调眼球的故事才纷纷被曝光出来。但是白糖资本雄霸地球已经快 600 年了,他们不可能立刻崩溃。我们的食品中依旧会有越来越多的糖,因为他们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戒糖,你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现实中你吃下去的糖是你以为的 4 倍。糖无处不在,糖非常伤。十多年前,生化老师让我们做过一个调查,那些声称自己平均一周只喝一瓶可乐的人,在接下来的三周跟踪统计中都被发现,至少每周喝了 5 瓶可乐。
糖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这种一个尾巴的甜甜圈叫做葡萄糖,这种两个尾巴的甜甜圈叫做果糖。这些甜甜圈都非常的小,可以在血液中自由游动,为细胞提供能量。在食物中,两个葡萄糖合在一起叫麦芽糖,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果糖合在一起叫蔗糖,一大群葡萄糖合在一起叫淀粉,他们都能为身体提供糖分。工业上的精制糖主要是蔗糖和果葡糖浆,糖业资本家们就是靠这两样武器打天下的,于是我们吃了他们的食物以后,体内就有了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通过小肠进入血液,遍布全身,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如果细胞能量不足,就从血液里随便抓几个葡萄糖来烧了。但是抓葡萄糖之前,必须得有大老板胰岛素的同意。如果血液中突然出现了大量葡萄糖,胰岛素就会把它们存到仓库里。这个仓库在肝脏和肌肉当中,分别叫做肝糖原和鸡糖原。但是仓库的空间有限,加起来也只能存七八个小时的用量,爆仓以后,一到处就把它们带到脂肪细胞那里存起来。
果糖和葡萄糖不一样,我们的身体还没有进化出来大量处理果糖的能力,果糖只能被当作毒物送进肝脏去处理,大量的果糖来袭的时候,肝脏就一顿暴走,果糖最终变成了一小部分葡萄糖和一大部分的脂肪。这个代谢过程几乎和酒精一模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家说果糖是不会醉酒的酒精的真正原因。
如果长期摄入大量的果糖,很快你就会收获一个脂肪肝和一颗大肚子。一部纪录片当中,这个男人连续 60 天每天摄入 160 克金脂汤,体型变化肉眼可见,腰围暴涨 10 厘米,胖了 17 斤,还差点喜提脂肪肝。接着,他开始戒糖,但他说,就像听到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在咆哮一样,变得情绪低落,干什么事儿都心急火燎。除非一杯快乐水下肚,细胞的渴望才会被暂停。但这也意味着,下次得喝更多的快乐水。他说,戒汤比戒烟难多了。如果你看哪个膳食指南,建议多吃蔬菜,而将每天摄入水果的量控制在半斤左右。它这一定是最新良心版的指南。因为哪怕是 5 年前,在白糖资本的因为下,还没有几个人敢说果糖有问题。水果中也有大量果糖,所以大家可千万别指望吃水果、喝果汁能减肥,没准你每天饿的要死,浑身酸疼,还会越喝越胖。最终再喜提一枚脂肪肝。
那避免果糖狂吃葡萄糖就没事吗?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体内的任何蛋白质都可以被葡萄糖和果糖糖化。这些糖化以后的僵尸叫做a、g、e,它能够损伤DNA,损伤以后就要得到修复,修复的过程就容易出错,出错就有可能让细胞癌化,这就是 AGE 导致癌症的原理。 AG 还是引发炎症和衰老的元凶。所以那些冻龄美女是绝对不吃糖的,不是怕长胖,是怕长痘,怕变老。
如果 AG 在血管上大量产生,就是高血压、冠心病,在大脑中大量产生,就是阿兹海默和抑郁症。这些 AGE 只有到了新的蛋白质重新上岗的时候才会被清除。但是美女们都知道,皮肤里的胶原蛋白至少 10 年才更新一次。有科学家计算过,体内平均血糖每升高一毫末,而每升看上去就会老 5 个月。至于如何抵抗 a 记忆实现动力,这就是另外一个神话故事了。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