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 月 27th,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2023,一场百年轮回的大灾难正在来袭!多位专家频频发出警告:做好准备,大萧条即将重演!100年前的危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xuexiai

3 月 19, 2023

2006 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犹如狂欢盛宴,人人都希望能从疯涨的房价中分得一杯羹。就在市场极度亢奋之时,经济学家卢里埃尔卢比尼说了一番泼冷水的话。他说很快,房价将迎来自由落体式的下跌。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金融体系将颤抖着停止运转,一场金融海啸正在酝酿当中。当时,人们对于卢比尼的话不以为然,嘲笑他多虑,纽约时报还送了他一顶末日博士的帽子。然而,短短两年之后,卢比尼的话就应验了昔日的乌鸦嘴,一夜之间成为了最有远见的金融预言家。近日,卢比尼在宣传新书超级威胁时,被记者问到 2008 年的金融危机是否会卷土重来?卢比尼的回答是是的,我们又在这里了。但是除了经济、货币和金融风险之外,我们还正在走向停滞性通货膨胀。这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从未见过的。其实,比起 2008 年的金融海啸,发生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才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不幸的是,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在去年年底时就曾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场与 30 年代类似的大萧条,经济衰退将颠覆人们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投资组合。
100 年前的大萧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今天我们就以史为鉴,看过去与现金有何相似之处。故事开始之前,先是一个声明,本期节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为的只是引发思考自己财产的去处,还是要自己决定?临近年末,你所居住的城市有没有大幅度降温?本月我们推出了冬季新款卫衣,除了延续短袖 t 恤的三个基本设计之外,还推出了新款字母设计。材质分为两种。毛圈款比较轻薄,适合港澳台或者是居住在南方城市的小伙伴们。沙龙款比较保暖,适合冬天比较冷的时候穿。颜色方面,我们又新推出了 6 款北欧色系,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克莱因蓝和香芋紫。所有颜色和设计都分为连帽款和园林款。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查看留言区置顶的链接,进我们的店铺逛一逛。
1914 年6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菲帝南大工夫妇在萨拉热窝进行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身亡。一个月之后的7月 28 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这场持续了 4 年多的战争,造成了 1500 多万人的死亡, 2000 多万人受伤,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一战爆发的深层原因复杂多样,至今为止,各路学者对此依然抱有不同的观点。但无疑的一点是,这是一场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了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参战国也是英法德等欧洲诸列强。一战爆发之前,英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一战中,英国与法国、塞尔维亚、俄罗斯帝国等国家组成了协约国阵营,与由德国和奥匈帝国所带领的同盟国展开了对抗。意大利一开始是同盟国的议员,后来导哥加入了协约国。
那么一战刚爆发时,美国在干什么? 16 世纪之后的几百年里,世界基本就是欧洲人的世界。欧洲诸国不断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美国也没有逃脱被奴役的命运。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 1783 年才真正独立。独立后,美国国内百废待兴,再加上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第一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就说卷入欧洲战争是不明智的。 1823 年,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观点,要求欧洲各国不能干涉拉美的事物,同时也保证美国对欧洲诸国的争端保持中立。这一观点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此后的大多数时间里,美国都坚定不移地奉行门罗主义的中立政策,把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与贸易上,闷声发大财。
驿站爆发之前,美国的 GDP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数一数二了。战争需要大量的军火和粮食、石油等物资作为保障。一战爆发之后,美国凭借中立的政策左右逢源,向交战双方出口物资。战前,美国欠着欧洲 37 亿美元的外债,但战争爆发不到一年后,美国就一跃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1915 年,英法等国近百年来对外殖民所掠夺的黄金财富就已经被花的差不多了。但战争还在继续,物资还需要购买。这该怎么办?英国思前想后,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美国拉进自己的阵营。于是以英国为主的协约国给了华尔街摩根财团一笔价值5亿美元的军火订单。这笔订单的佣金高达2%,诚意十足。也就是,只要这笔生意做成了,摩根财团就能把 1000 万美金装进自己的腰包。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英国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需要摩根财团先垫付这笔支出,等到仗打完了,协约国再偿还欠款。一开始,美国政府认为向交战国放贷违背了中立精神,但是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摩根财团不断的游说政府,反复宣传放贷的好处。最终,美国政府以发行国债的形式给了协约国这笔贷款。这笔5亿美元的生意,让美国与协约国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此后,美国与协约国的生意越做越大。 1914 年,战争爆发第一年,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只有8亿美元。到了 1916 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 32 亿美元。除此之外,美国还向协约国陆续放贷 100 多亿。这就意味着,如果协约国战败了,那这 100 多亿可能就要打水漂了。
在与协约国的贸易越来越紧密的同时,美国和以德国为主的同盟国的贸易额则不断下降。再加上英国凭借自己强大的海上力量,不断地对同盟国的后勤补给实施海上封锁,这让德国非常的火大。一气之下,德国发动了无限制潜艇战,在海上一通狂轰乱炸,连商船都不放过。这就导致不少美国的平民和商人受伤,甚至是死亡,也给了美国参战的借口。
1917 年4月,在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之时,美国正式对德宣战。随着美军的加入,德军陷入了劣势,最终走向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被签订,战败的同盟国被迫向协约国提供战争赔款。美国又捞了一笔钱。仗打完了,美国一摸口袋诶,我怎么这么有钱呢?此后,美国经济不断蓬勃,稳坐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宝座。
传说一战开始之初,一位美国驻英国大使曾经给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写信,说差不多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破产,德国注定会从海上消失, 10 年后,整个世界都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样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战争结束后,这位大使的预言成真,美国成了最大的赢家,华尔街也成为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太阳,其他金融市场全部都围绕在华尔街的左右,也包括曾经的太阳。伦敦。一战后,美国持有了全球 40% 的黄金。二战后,美国更是靠着全球 75% 的黄金储备确立了美元霸权。根据美国通使的数据, 1920 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 2/ 3。
1913 年,福特汽车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组装流水线,并投入生产。原本组装一台当时最流行的 t 型车需要 700 多个小时。如今每个工人固定在一个工位组装汽车的一个零部件,生产一台 t 型车只需要 12. 5 小时。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t 型车的价格也一路降至 260 美元。
20 世纪初,汽车还是权贵阶级的奢侈品,如今飞进了千家万户。汽车的普及把美国变成了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够在国内自由通行。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的为 400 万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比如汽车多了,政府就需要扩建基础设施,修建公路、加油站、修车行。汽车。旅馆、餐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彻底被改变了。不受风雨和黑夜的影响,可以随时跳上车赶到十几英里之外的地方购物,或者是参加party。伴随着车轮的滚动,土地的价值也开始被无限放大。曾经由于交通不便而无人问津的荒地,如今也成了香饽饽。不过当时美国还是穷人占大多数,一辆汽车少说也要花掉工人们几个月的工资,不少人还是下不了狠心去购买。此时,为了刺激消费,银行开放了低息贷款。想买车买方、买家电又拿不出全款。不用担心,货你先提走,钱可以按月慢慢还,这样压力就小多了。由于缺乏信用评级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当时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都能够轻轻松松地从银行那里拿到钱。
超前消费和炫耀式消费成了主流消费趋势,人人都沉浸在纸醉金迷的繁华盛世当中,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咆哮的 20 年代。普通百姓疯狂消费,资本家自然赚的是盆满钵满。钱赚到了,下一步就是要为这些钱找一个好的去处,股市成了首选。道琼斯指数从 1921 年8月的 67 点疯狂涨至 1929 年8月的 380 点,总涨幅达到了567%。这波超级大牛市也吸引了大量散户纷纷入市。
当时的美国几乎是人人炒股,上到资本家、企业老板,下到街边的小贩、擦鞋匠,甚至是爆童,个个都觉得自己就是股神在世,买什么涨什么。整个社会又从消费主义转变为了投资主义,或者叫投机主义。没钱的借钱炒股,有钱的觉得把自己的钱投进去还不过瘾,非要加杠杆才赚得快。当时银行也沉浸于股票投资所带来的利润,一听你是贷款去炒股的,立刻把钱双手奉上。普通投资者可以获得 10 倍的杠杆,大户甚至可以把杠杆加到 25 倍。
1929 年3月,新一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上台时说我们就处于战胜贫困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彻底消失。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危机早已暗潮涌动。 1925 年至 1928 年间,美国工厂的生产增长率是55%,但人们的工资却只涨了2%。这就导致消费力严重不足,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滞销和产能过剩。以乳制品行业为例,农场主们为了能够保证利润,只能含泪把大量过剩的牛奶直接倒进密西西笔盒。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宁可把牛奶扔掉,也不送给穷人呢?这是因为,如果把牛奶给送出去,不仅需要支付昂贵的运输和保鲜成本,还会让本就萎缩的牛奶市场变得更加所剩无几。既然牛奶都能免费拿了,谁还会花钱买呢?这样一来,奶农的经济来源就彻底被掐断了。但另一边,股票市场依然在咆哮,贪婪侵蚀着每一个人的理智。杀红了眼的投资者们根本就不在乎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前景,他们只想把手里的股票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下一个买家,股市成了合法的高级赌场。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要恐惧。只可惜, 20 年代股神巴菲特还没有出生。
1926 年9月,一场飓风横扫佛罗里达,在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产泡沫被这场天灾给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 1929 年春天,美联储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2月到7月,利率水平从 1. 5% 提高到了 5% 8月,美联储再次加息,提高到了6%。但股票经济商们和银行家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依然在极力鼓动人们携资金入市,以避免股价下跌。甚至一些著名学者也失去了理智。
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他不仅自己早早就加入了投机者的行列,还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股市已经登上了一个永久的高原。 1929 年8月,通用汽车高级金融经理约翰拉斯科布说出了他的那句名言每个美国人都应该变得富有。他认为,你只要每个月花 15 美金投在股市里面, 20 年之后,你就能够拿着8万美金安享晚年生活。 1929 年9月,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第一个跳出来,警告大家说股市迟早会崩盘的。可这微弱的声音很快淹没在了亢奋的人群当中。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向公众保证说现在没有担心的必要。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可就在一个月之后, 1929 年 10 月,泡沫破裂,哀鸿遍野。 1929 年9月,约瑟夫肯尼迪神色匆匆地走进了华尔街的移动大厦。半小时之后,他抛出了手中的所有股票。约瑟夫肯尼迪是后来曾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的父亲,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当时华尔街最大的庄家之一。 1929 年9月,美国的股市如日中天,许多人对劳肯尼迪的这一做法表示不解。问及原因,他说道昨天我去擦鞋匠,一上来就问我先生,您买股票了没有?没有的话我给你推荐一只股票,一定涨的好。全程擦鞋匠对股市侃侃而谈。劳肯尼迪连插画的机会都没有。这起事件后来被教科书称为擦鞋匠理论。比喻当所有人都挤破头入市之时,市场的行情基本上也就到头了。约瑟夫肯尼迪明智地提早撤出了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 年 10 月的最后几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美联储的持续加息显示了强硬的调控措施。嗅觉敏锐的股票经济商们意识到了风向的变化,把保证金的比例从之前的 10% 提高到了 45% 到50%。 10 月 19 日星期六,股民们纷纷接到了提高保证金的电话通知。大家此时意识到,如果真的追交保证金,他们可能会失去大部分的财产,甚至是房产。
10 月 21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开市便遭遇了大笔抛售,全天的抛售量高达 600 多万股,以至于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 1 小时 40 分钟之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 月 24 日这天是股灾的开始。早上一开盘,股价如同大坝决堤,狂泻不止。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 1289 万股。当天中午,为了制止市场混乱,纽约的几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了救市基金,出资托市,暂时稳住了股价。但是大厦江青,独木难支。这一天也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10 月 25 日,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发表讲话说美国经济的根本及商品的生产与分销,还是立足于健全与繁荣的基础之上的。胡夫希望通过这番话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但一个周末过去了,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徒劳。
10 月 28 日,大多数投资者预感不妙,纷纷撤出股市。道琼斯指数1日下跌 38. 33 点,日跌幅高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了。 10 月 28 日也被称为是黑色星期一。 10 月 29 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极度恐慌,人人都在不计价格的抛售股票,经纪人被团团围入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股市创造了 1641 万股换手的历史最高纪录,道琼斯指数比前一天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证券交易所 100 多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这天也是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二。这场华尔街股灾开始于 1929 年 10 月 24 日,星期四于 28 日 29 日真正爆发。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可以说 1929 年 10 月的最后几天,每一天都是黑色的。这场股灾也开启了由美国蔓延至全世界的长达 10 年的经济大萧条。股灾发生之后,纽约开始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中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1932 年6月,道琼斯指数跌至最低的 42 点。短短三年,整个股市的市值蒸发掉了89%。股民们毕生的积蓄付诸东流,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经济学家欧文费学也倾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 1947 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好奇了,那么当时极少数不炒股的人是不是就在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了呢?很可惜,并没有。恐慌情绪,使大量储户纷纷到银行提取存款。银行遭遇挤兑,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只能宣布倒闭。最糟糕的是,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都是金本位货币制度,货币的发行量需要与黄金挂钩,发行的纸币需要能够兑换成黄金。每个国家对黄金与货币发行量的比例都设有最低的限值。当时美国规定的储备金率为40%,意思就是美联储如果储备有 40 盎司的黄金,最多可以发行价值 100 盎司黄金的美元。经济蓬勃时期,居民们往往会把黄金存到银行里面,银行再把这些黄金进一步存到美联储。美联储可以根据自己持有的黄金和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来决定货币的发行量。
大萧条来临前的十年,美国经济增长迅速,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比较大,货币发行量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上限。这就导致后来银行发生挤兑的时候,美联储也没有办法再增发货币向银行注资。不仅如此,惶惶不安的人们觉得只有手里拿着黄金,心里才能踏实,于是急于把手中的纸币兑换成黄金。如此一来,美联储就不得不把黄金交还给银行,银行再兑换给储户。美联储的黄金储备减少之后,必须相应的减少货币发行量来满足 40% 的上限规定。恐慌情绪导致黄金挤兑,又进一步造成货币发行量的减少,从而让银行更容易被挤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个恶性循环中,第一个倒下的大型银行是拥有 40 万储户的美国银行。由于彼时还不存在类似 FDIC 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银行破产就意味着人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可能永远都拿不出来了。 1930 年底,摩根财团曾经向美联储提议说注入 3000 万美金的资金来拯救美国银行。但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政府不应该干预自由市场经济。美国银行是一家独立的银行,要倒就让它倒吧。但最终人们发现,美国银行的破产还是引发了骨牌效应。大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急转之下,极对现象发生在每一家银行里。从 1929 年到 1933 年,美国一共有 9000 家银行倒闭, 1400 亿美元的存款就此烟消云散。银行都倒闭了,更别说企业了。
1933 年是大萧条最严重的一年,美国的失业率激增到 24. 9%,平均每 4 个人里面就有 1 个人是没有任何收入可以糊口的。整个城市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城市中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是牛皮纸搭起了简易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后来被戏称为胡佛村。流浪汉要饭的布袋被称为胡佛代。街头长椅上无家可归者盖着的报纸被称为胡佛塔。饥荒席卷了每个城市,饿死的、冻死的,或者因为无法忍受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而自杀的人数不胜数。
大萧条发生之前,美国与欧洲各国之间有着深入的经济往来。大萧条发生之后,美国开始撤回在外,资金经济危机迅速蔓延至全世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1930 年6月,大萧条刚刚开始的时候,胡佛政府做出了一个自杀式的愚蠢决定,颁布了斯姆特获利关税法,一口气将 2 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斯姆特获利关税法是 1930 年4月由参议员李德斯姆特和众议员威利斯获利共同起草的。为保护本国企业,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该法案。
1928 年胡佛竞选总统时,曾经承诺广大农民选民要提高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挽救不断下滑的本国农产品的价格。如今,胡佛骑虎难下。斯木托获利关税法已经被放到了总统办公室的案头上,接下来只等总统签字了。 1930 年5月, 1028 名经济学家联名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请求时任总统胡佛否决该法案。
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的时间力劝胡佛,称该法案是一项极其愚蠢的经济政策。摩根财团的行政总裁托马斯拉蒙特形容他当时就差跪下来祈求胡佛了。但商务部长出身的胡佛自认为他比经济学家还懂经济。 1930 年6月 17 日,他还是签署了斯姆特获利关税法。
接下来,全球各国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的关税措施。首先发难的是邻国加拿大宣布对 16 种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征收 3 倍关税,贸易额达到了美国出口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随后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宣布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 150% 的关税。瑞士全国展开了抵制美货运动,法国直接对美国的商品采取了进口配额。此前,全球各国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贸易战。如今,全球各国都提高了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的热度迅速降低。到了 1933 年,所有人都傻眼了,全球贸易总量相比 1929 年竟然减少了 2/ 3,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死寂。 1930 年,也就是斯姆特获利关税法通过的那一年,美国的失业率是 7. 8%, 1931 年上升到 16. 3% 1932 年为 24. 9% 1933 年达到了惊人的 25. 1%。欧洲各国也不甘示弱,根据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邦所著的极端年代艺术中的数据, 1932 年至 1933 年间,英国、比利时两国的失业人口为 22% 到23%,瑞典24%,奥地利29%,挪威31%,丹麦32%。德国最惨高达 44% 以上。
一战之后,德国本就背负着战争赔款和各种限制贸易的条约,全球贸易战更让德国民不聊生。很多一战老兵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政府给个说法,挨饿的穷人们也都提出抗议。整个国家民族情绪高昂。在困顿中,全体民众走向了拥护法西斯的路线,也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有人说,如果要搞一个美国倒霉蛋总统排行榜,那么胡佛一定榜上有名。他在颗粒之繁荣时期之后上任。紧接着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坠入深渊,美国人把大萧条的怨气都撒到了胡佛身上。耍杂技的、做生意的、小商小贩都拿胡佛开涮。你说什么生意变好了?你的意思是胡佛死了吗?其实,大蛟条并不是胡佛造成的危机的隐患,早在 10 年前就已经埋下了。胡佛真正的错误,是他一系列作死的反效条措施。
1933 年3月4日,历史上最倒霉的美国总统胡佛黯然退场。富兰克林罗斯佛走马上任之后,罗斯佛果断抛弃了市场自我调节的传统观念,开始对经济大加干涉。大萧条时期,美国在经历着一场通货紧缩式的经济衰退。罗斯佛将衰退的根本原因归咎于物价的下跌。有人可能会问了,物价下跌不是好事吗?其中的深层逻辑是这样的实体层面,物价下跌压缩了企业的利润,为降低成本,企业不得不裁员,大量失业,又造成社会的消费力降级,进一步削减企业的利润。金融层面,企业债务恶化,导致银行的坏账增加,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不得不收紧放贷。企业贷不出钱来,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生产,又加剧了债务的恶化。罗斯佛认为,打破恶性循环,需要使用通胀这件秘密武器。只有价格上升,才能够促进企业生产,进而解决失业问题,提振消费。
为了创造通胀,罗斯佛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了金本位置。 1933 年3月9日,罗斯佛上任第五天,便颁布了 1933 年紧急银行法。该法案授权美联储以银行资产而非黄金作为本位发行货币,银行资产显然是远远高于黄金储备的,这使得美元相对黄金开始贬值。增发的美元抵消了通货紧缩,抬升了物价,企业又有动力搞生产了,失业率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同时,美元也相对其他金本位外币贬值,极大的促进了出口。当然了,进口是会受一点点影响的,但只要出口额是大于进口额的,这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与此同时,罗斯佛对证券监制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成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并且任命约瑟夫肯尼迪为首届主席。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架构重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也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 1937 年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第三年,美国 GDP 恢复到了 930 亿美金,相当于大萧条前 GDP 水平的 88. 5%。不过,问题也很快显现出来,新政中的复兴、救济、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以及政府举债、向银行注资,都大大增加了财政斥资。 1937 年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的赤字理念遭到了竞争对手的攻击。无奈之下,罗斯福只能在次年缩小了赤字规模。没有了财政赤字的推动,美国经济再次开始熄火。不少学者认为,真正将美国拉出大萧条泥潭的并不是罗斯佛新政,而是二战时期。美国又故伎重施,先中力两头卖货,闷声发财,钱赚够了再加入战争。
1940 年二战爆发的第二年,美国的 GDP 就重回到了大萧条前的水平,达到了 103 亿美金,此后一路高歌猛进数十年。而道琼斯指数直到 1954 年 11 月才回到了华尔街股灾前的 380 点。此时距离那场股灾已经过去 35 年了。关于导致这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至今为止,国际经济学界还是众说纷纭,莫中一事。但产能过剩、虚假的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和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是几个不可否认的观点。股市的奇迹不是靠吹泡泡来形成的,大到一个国家的 GDP 增长,小到一个企业的市值增长,都需要有实际业绩作为坚强的后盾。背离基础的繁荣只能是昙花一现。但人类的贪婪让悲剧一次次重演。 100 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会重蹈覆辙呢?如今,全球各国都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应对经济危机的体制。美国国会在 1930 年创立了 FDIC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这是一家政府独立机构,可以保护储户的存款在银行破产时免遭损失。截止到目前为止, FDIC 的保险金总额已经超过了 500 亿美元,为各大美国银行和储蓄机构中超过4万亿美金的存款提供保险。有了之前教训,各国政府也不会在经济衰退时突然提高关税、打贸易战自取灭亡了。
除此之外,由雷曼兄弟破产所引发的 2008 年金融海啸也给人们提了个醒。关键时刻,政府需要给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支持,以避免骨牌效应的发生。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历史可能不会重演了,但历史却又是惊人的相似的。 100 年前,大萧条发生之前,人们也经历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全球性瘟疫,那就是著名的西班牙大流感。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发, 2020 年,疫情催生了新一波的房地产热潮。 2021 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抢房现象。
2021 年第三季度,美国的房价同比增长了 18. 7%,达到了进入 21 世纪以来的最高涨幅。紧接着,为治疗高通胀顽疾,美联储开始大力度加息。从 2022 年3月 17 日开始,截止到 11 月初,美联储已经持续加息 6 次,累计 375 个基点。一切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还有 2021 年的炒币狂潮。像不像 100 年前脱了浆的股市?如今,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FTX 已经倒下了。
2023 年,我们真的会步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吗?我想这个问题谁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大部分经济学家对此并不乐观。在经济周期的变化过程中,有一批经过长期研究和观察,并被发现可以跑在整个周期趋势变化前面的指标被称为经济周期领先指标。不少机构都有自己的领先指标计算方法。其中美国经济资商会的综合领先经济指标指数 l e i 算是比较权威的。目前, l e i 的年同比增长率已经迈入了负值。不幸的是,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 l e i 的年同比增长率持续呈负值时,就预示着经济衰退的来临。 14 年前,曾经在 2008 年次贷危机期间依靠做空次代而大赚特赚的美国著名投资人迈克尔贝瑞,从去年开始就频频向人们发出警告说我们即将面临的这场危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次。去年 2 月 19 日,贝瑞在推特上警告说,由于美联储前所未有的疯狂印钞大放水,高通胀危机即将到来。当时的市场一切如常,通胀还维持在 1. 7% 的低水平。然而,从 2021 年3月起,美国的通胀率就一路走高, 2022 年6月更是达到了近 40 年来的峰值 9. 06%。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不得不感慨贝瑞真的是太神了。今年的5月3日,迈克尔贝瑞又发文说 s P500 的指数反弹的太快,太强了。 s P500 指数追踪美国 V 百家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状况的领先指标。 2022 年春天,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 s P500 指数从 3380 点迅速下跌到 2300 点左右,之后又快速反弹达到 4000 点以上。但贝瑞认为股市并未触底。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真正的大跳水来临之前,都会出现几次看似起死回生的死猫反弹,但这并非复苏的信号,反弹过后将是更大幅度的暴跌。最恐怖的是,贝瑞踢出来了这样一张对比图。
黄色的线是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十年的 s P500 的走势,绿色的线是 30 年代大萧条前十年的道琼斯指数,而白色的线是现金的 s P500。三条线的走势是惊人的相似,这相似走势的背后,是人类不变的贪婪的本性。费任说人们总是抱怨我上次没有提醒过大家,但实际上我警告过了,只是没人听。这次我依然发出了警告,还是没人听。不过这次我至少可以证明我发出过警告。谁都不想看到经济危机的到来,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又渺小的像一粒沙。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悲观,每一次大萧条都是一次重新洗牌,也是一次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 2012 年4月 30 日,时隔三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再次在线下召开。会上股神巴菲特表示,经济危机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伯克希尔持有的大量现金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应对危机。他希望看到一段股市的下行,这样就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入更多优质的资产。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要贪婪,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在危机中改变一生的人。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