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 月 24th, 2024

学习爱

乐于分享

地理如何造河南?河南如何“造中华”?

xuexiai

3 月 19, 2023

要回答什么是河南,是异常困难的。虽然它拥有众多的标签,却没有一个能相对全面的概括它。久而久之,在大多数人心里,它不再是一个特质鲜明的身份,就如同他所处的位置,不南不北,不偏不倚,相当中庸。然而,在更加宏大的时间尺度上,河南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你会发现,如果从夏朝算起,河南经历了长达 3000 年众星拱月式的辉煌而从北宋靖康之难算起,河南又经历了长达 800 年断崖式的跌落。正所谓若问古今心,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放眼全国,再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这样,曾经极度辉煌,又曾经极度衰落。它跌落得如此突然,如此深重,如此漫长,以至于后人对他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真实的河南反而变得面目不清。比如,许多人认为河南只是一片平原,殊不知他也是一个山地大省。从高洪府看,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 44% 以上,可谓是一半山地一半平远。而这一地理特征,也正是回答什么是河南的关键。
在接下来的视频里,我们将尝试拆开这片土地,重新解构河南。此时你会发现,大地之上的一次次造山造水,不但塑造了山川圣境,更是接连创造了一段段历史奇迹,最终将这片土地推向辉煌的顶点,甚至直接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而这第一段奇迹,当属河南的嵩山时代。中越嵩山在四周平地上显得尤其高大突兀,而能这样平地造山的,必然具有行星之力。数亿年来,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板块持续碰撞、挤压,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其中,在今天的中国中部,地表褶皱大地龙身又在漫长的岁月中,饱经风霜雨雪的侵蚀,最终形成了一条长度超过 1000 公里的大型山脉秦岭。它的东端深入河南西部,包括桥山、熊二山、伏牛山、松山等一系列支脉,而其中的嵩山一带尤为特别。
这里是中国地市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区,从山地丘陵到台地平原,各种地貌均有分布。这里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区,土质疏松肥沃,极有利于开垦耕种。这里也曾是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区,气候适宜,雨水丰沛,再加上居中的位置更有利于四方文化交流汇聚。因此,正是在这里,即将点亮华夏文明的一盏灯火。
在嵩山北部的双槐树村附近,曾经诞生过一个古国。他的都城中央处理着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他的人民通过养殖蚕宝宝,可能早已身穿丝绸。我们至今无法得知这个古国真正的名字,只能根据他地处伊洛河与黄河交汇之处,称他为河洛古国。但他的成就显然已越过蛮荒,在距今 5300 年前,很有可能是黄帝时期的都城。
而千余年后,在松山西北部的二里头村附近,又有一批鲜明建都立国。他们的功臣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开启了此后 3000 多年中国功臣行智的先河。而他们也开始用青铜器验影,用 2000 多片绿松石镶嵌成龙的图腾。如果要问他们是谁,他们极有可能骄傲地称自己为下人。华夏之下,终有齐名。此后,在嵩山周边,更加宏大、更加先进的都城先后崛起。修建他们的是中国第二个王朝。商商。人们建起高大的城墙、宽阔的车行道和十字路口,甚至用陶水管铺就了供排水系统。让人很难想象,这是距今 3000 年前的创造。
以嵩山为中心的土地,见证这 5000 年,中华迈入了文明的大陆。而接下来,更加恢宏的时代将由另一座山脉开启,他就是太行山。这座恢宏的山脉同样诞生于那段恢宏的造山运动。故事发生在它东部数千公里之外。茫茫海面下,巨大的太平洋板块不断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在板块内部引发了剧烈的地质活动。大陆的一侧不断隆深,形成今天的山西高原另一侧则相对沉降,也就是华北平原的前身。加上其他小板块的共同作用,长约 400 公里的太行山全面隆起。这样的造山过程,使得太行山面向河南的一侧,出现了极为陡峭的丹崖绝壁。他们身世红卫,臂力万刃,人称断块山。高大的山体拦截水汽,形成丰沛的降水,加上石灰岩中的裂缝和溶洞,又可以储存水分。这使得河南境内的太行山成了华北地区水井最出众的山脉。当河流裹挟着历史泥沙冲出山谷,便在山脚堆积成一个个扇形的台地,视为冲击扇。其中的善缘部位过度平缓,土质肥沃,水人充足,是绝佳的栖息之所。
正是在这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既有文献记载,又有考古印证的伟大都城阴虚,出现了迁都至此的商人,即将创造出一个高度发达的王朝。王朝的都城中坐落着专门的治古作坊、治愈作坊和青铜野猪基地。他们将动物骨骼、玉石、矿石等加工成形形色色的日用品、装饰品、乐器、武器、酒器等等,其中包括中国现存最重的青铜器。后无如此强大的生产力,让伤亡的妻子可以在墓中拥有 400 多件青铜器、 500 多件骨器、 700 多件玉器等。而王的墓葬面积往往是他们妻子的 5 倍以上。可以想象,倘若未被盗绝,将是何等的震撼人心。
不仅如此,这个王朝也创造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近 5000 个文字被刻在 15 万片龟甲和兽骨上。相较之下,我们今天的新华字典里也不过收录汉字 1 万余个。在这些甲骨上,商人将他们的天文立法针法、田猎、农牧祭祀一一记录,将他们的秦汉语落夫妻恩爱、生老病死一一展现。
让今天的我们得以穿越数千年,看到古老王朝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让我们的历史得以真正代代相称。再后来,这片地区又先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六国的都城,这便是河南的太行山时代。而在这前后,就在嵩山所处的大秦岭山地,已经敲响了又一个时代的鼓声。在这片崇山峻岭中,有两处格外显眼的凹陷,一处是由秦岭山系和大别山系共同围合而成的南洋盆地。这里不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西汉时全国的六大都会之一。而另一处则是大名鼎鼎的洛阳盆地。盆地周围发源于群山之间的伊河、洛河等百余条河流,经年累月的冲刷沉积,形成远比单个冲击扇更大更深厚的冲击区域,视为冲击平原。平原之上不仅地域广阔,水系纵横四周,又有群山围河,可以御地于外,极其适宜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古人的视角下,洛阳盆地和嵩山一带地处疆土中央,号为天下之中,得以连接四方,可谓是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义,十省通去。
于是西周王朝在定都关中的同时,仍选择在洛阳建立东都。传说象征王权的九鼎也被安置于一次,成为定鼎中原的由来。此后,周天子干脆迁都洛阳,开启了长达 500 多年的东纣王朝。再后来的数百年间,东汉、曹魏、西晋纷纷定都洛阳,北魏迁都洛阳,隋炀帝、唐高宗相继以洛阳为东都。而到了武则天时期,洛阳更是步入巅峰,成为一座至高无上的神都。
从夏、商到五代,先后共有 13 个王朝在洛阳建都。长达 1500 多年的建都市,让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都城之一。他拥有中国第一座观半寺庙,拥有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高塔,也拥有全世界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棵艺术宝库。 2000 多公里的人工运河与丝绸之路一起汇聚天下商户,让洛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商贸中心。
不仅如此,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老子、庄子创立道家思想,张恒改进浑天仪,蔡伦改进造纸术,曹植的慈父、杜甫的诗篇,韩愈的文章、吴道子的画作也如满天星斗一般璀璨闪耀。此时的洛阳,是一个如梦如幻的洛阳。万国来朝的洛阳,令无数人念念不忘的洛阳。这就是古代河南的巅峰了吗?当然不是。在三个山月时代之后,真正的鼎盛时期也将到来。这就是河南的大平原时代。这次出场的主角不再是山越,而是一条大河。数百万年前,由于一众山脉的阻挡,东流的河水只能在太行山西侧聚成大湖。直到一条向西溯源青石的河流,率先切穿秦岭桥山,形成今天的三门峡,才让原本的湖水喷薄而下,一泻千里,直至大海。年轻的黄河就此形成。
冲出群山封锁的黄河,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广阔的舞台。他北夺海,河南清淮河,每年可携带数亿到十数亿吨的泥沙。在他和其他江河的共同冲刷下,一个超大型的冲击平原诞生,这就是华北平原。他横跨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7 省市,一望无际,沃野千里。其中河南的部分更是高于之地。这里既有天然河道,又有人工运河,形成一个发达的水运网络。而到了北宋时期,作为东京的汴州,也就是今天的开封,不仅取代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更是在一众运河的加持下,已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多繁华,即便一卷 5 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也只能展现其中一角。这座城市一改汉唐时期的都城规制,商店、饭庄、酒楼遍布街道,一些店家张灯结彩,通宵营业。中国人的夜生活第一次如此繁华。市民们在街市中购物消费,在勾栏瓦舍中观看演出,在饭局上觥筹交错,甚至还有外卖小哥提供外送服务。这一时期,这座城市的总人口可能已高达 150 万,是中国历代古都之最,远超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和明清的北京城。也只有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能以东京梦华作为形容。
然而,大平原时代的最高成就却并非一城一地之发展,而是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引领整个宋代的物质和文化,达到了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绝无仅有的高度背诵时期,全国的粮食产量、财税收入、货币铸造量均远超唐代。整个社会的商业文明日益繁荣,也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罕见的工商税占比超越了农业税的现象。
也正是在这个时代,黄庭坚、米伏、菜香等人挥毫泼墨,王安石、欧阳修、范仲嫣、苏轼、刘勇、晏殊等人留下千古名片,宋徽宗的受惊体、司马公的资质通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无一不是传世千年。正如国学大师陈盈克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立数千载之演进,造急于赵宋之时。而这就是河南的大平原时代。到这里,嵩山、太行山、大秦岭、大平原的时代依次开启,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河南。在中国历史上, 20 多个朝代曾在此建都,近一半的皇帝曾在此执政。河南也因此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尽管宋代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远离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又在一次次战火和天灾中日益衰落,但即便衰落时期的河南同样在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因为每当战乱、灾难发生,人们四散逃离中原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如今,我们有不计其数的历史典故。源自河南,至少 1834 个汉族姓氏起源于河南。我们熟知的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就有 912 人来自河南,位列各省第一。而全国各地的道路、村镇、江河等等,至今人有众多与洛阳有关的地名。这就是这片中原大地的故事,它诞生于数亿年来的大地,塑造孕育了数千年来的文明之光,也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今日中国的人口和文化格局,可谓是造山造水,也造了中华。尽管在岁月无情的洗礼下,历史的记忆大多已成碎片,过去的辉煌大多已只剩断壁残垣,但这片土地上的兴衰与融入,早已刻在了他的青山之上。江河之间与山河的故事融为一体,共同塑造出一个真实的河南。纵使时光流逝,世时变迁,只要青山不改,江河依旧,这段故事就会如碎碎年年开放的牡丹一样,在一代代人的心中永远存在,永远鲜活。

xuexiai

以人力来摘叶子,一整天下来也摘不完一棵树,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夕之间全部殒落,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如此。人若能得天地造化之精意,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可能做得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